出自清陈维崧的《水调歌头.题远公画洞山图送天石北上》
拼音和注音
shí zhàng hóng chén lǐ , yī fú lěng qiū g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红尘:(名)①花花绿绿的繁华社会。②泛指人世间:看破~。
一幅: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何以赠行卷,而作洞山图。
旁人拍手大笑,画者复谁欤。
此去燕姬马湩,况足金茎仙瀣,茗碗酷非须。
卿复携来否,长柄有葫芦。掀髯语,画此者,定非迂。
败尽朱门酒肉,只此味清腴。
纵挟绫文三百,日给龙团凤饼,曾似故园无。
十丈红尘里,一幅冷秋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