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月下笛.绝塞》
拼音和注音
dàn yǒu hún máng tiān s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色:(名)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或天气变化的情况:~阴暗|~已晚。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班骑归欤,苏旄老矣,万里山隔。轮台雁绝。
那寄中原红帛。
戍龙堆、穹庐夜寒,画笳递怨云四幂。
叹沙肥雪大,春风不到,尽年无碧。
军繻久敝,问一荷雕戈,几能归得。边程再北。
但有浑茫天色。
泛香酥、琵琶醉弹,紫驼狎梦冰窖窄。
倚楼人,定看杨花,远忆霜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