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渔家傲.樵歌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dù juān pù jǐn zān luó j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杜鹃:(名)①常绿或落叶灌木。开红花,供观赏。又叫映山红。②益鸟,爱吃毛虫。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螺髻:螺髻luójì[spiral-shapedcoilinwoman'shairdo]形状像螺壳的发髻螺髻翘然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雨歇轻阴苔满地。莺声引入云深际。
谷口回风惊飏起。芫花碎。芒鞋点点红芳缀。
满径山?香蔼腻。杜鹃铺锦簪螺髻。
掉首行歌歌不已。腰镰坠。枝枝不忍伤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