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刘基的《感时述事十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bā zhèng shǒu shí huò , qián bì tōng yǒu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有无:1.有或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3.指有馀与不足。4.所有。5.古代哲学范畴。
钱币:1.由政府发行、上有印记、具有一定实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金属硬币(偶尔也由其他材料,如皮革、瓷制成);这类货币的集称。2.中国过去的小铜钱,中间有一个方孔,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食货:古代用以称国家财政经济。语出《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孙星衍疏:'《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和货。粮食等食物和钱财﹑货物。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原诗
八政首食货,钱币通有无。
国朝币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转布弥寰区。
此物岂足贵,实由威令敷。
庙堂喜新政,躁议违老夫。
悠悠祖宗训,变之在朝晡。
瞿然骇群目,疑怪仍揶揄。
至宝惟艰得,韫椟斯藏诸。
假令多若土,贱弃复谁沽。
钱币相比较,好丑天然殊。
譬彼絺与绤,长短价相如。
互市从所取,孰肯要其觕。
此理实易解,无用论智愚。
矧兹四海内,五载横戈殳。
赤子投枳棘,不知所归途。
一口当万喙,唇缩舌亦瘏。
导水必寻源,源达流乃疏。
艺木必培根,根固叶不枯。
慎勿庸迩言,扬火自焚躯。
尚克诘戎兵,丕显厥祖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