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作品评述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是宋代赵汝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亮清澈的水好,嘲笑我依然循规蹈矩。
崇山峻岭有着三千仞的深邃,苍翠藤蔓有千万枝。
山谷中耕种的人们听到了美妙的鸟鸣声,庙会上的人们看到了庞大的眉毛。
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来打扰你,一起在书堂和佛祠中共度时光。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和社会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作者以明水、峻岭、苍藤等意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调侃和对传统文化场所的向往,表示将来会前往书堂和佛祠,与友人共同交流和修身养性。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明水、峻岭、苍藤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作者以自嘲的语气嘲笑自己境遇的平庸,但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向往。最后两句"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表明了作者愿与友人一同在书堂和佛祠中交流探讨,寻求心灵的滋养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心灵修养的追求。它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给人以一种宁静、恬淡的感受。

诗词推荐

良觌弥年阻,相思入梦迷。性疏仍寡合,世乱且幽栖。极目苍山北,伤心白水西。书空愁坐处,还是暮云低。

妍姿艳态腰如束。笑无限、桃粗杏俗。玉体横陈,云鬟斜坠,春睡还熟。夕阳斗转阑干曲。乍醉起、余霞衫肉。搦粉搓酥,剪云裁雾,比并不足。

齐山压清溪,苍崖浸老碧。山半古招提,高堂敞虚寂。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物换星移事已迷,重来旧处惑东西。可怜如镜天边月,独照栖乌半夜啼。

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鬓丝饶镜色,隙雪夺灯辉。却羡秦州雁,逢春尽北飞。

太丘传祖道,作邑兴何如。著意如风月,随缘遣簿书。吏参名例外,诗吒笑谈馀。偏忆当樽酒,论文意不疏。

解语花枝娇朵朵。不为伤春,爱把眉峰锁。宜笑精神偏一个。微涡媚靥樱桃破。先自腰肢常袅娜。更被新来,酒饮频过火。茶饭不忺犹自可。脸儿瘦得些娘大。

笼炊汤沸饼如银,辛苦焉知种麦人。今岁夏初似高凤,黄云欲割半沉沦。

暑笼晴,风解愠。雨後馀清,暗袭衣裾润。一局选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整金盆,轮玉笋。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拈起花来,尾巴已露。迦叶破颜,人天冈措。

怪来齿发日凋疏,坐阅春秋六十馀。鬓雪难消休把镜,眼花易发废观书。身边赖有三田实,世上须知一梦虚。只办此心赢造化,浮沤起灭不关渠。

半毡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风肖老庞。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闲开口吸西江。龛灯梵夹香摇几,茅屋禅蒲雪照窗。方外友於思对麈,隐人胸次作舂撞。

隔江遥望九江城,零落人家烟火生。此日不知云鸟阵,昔时曾动鼓鼙声。三军已拔洪州帜,万里空劳镇国兵。西土莺花今寂寞,北陵回首泪纵横。

小雨__。轻烟舞曳风。林樾高低疏密,依浅濑、媚遥峰。浴鹭水溶溶。晴霞映晚红。拟向玉堂举似,摹写入、画图中。

行吟坐想午忘饥,剔尽青灯睡失时。唐宋以来多作者,姑为汉魏补梅诗。

高阁凌云四望赊,剑城横案俯千家。乘风列子留行馆,飞舄王乔有别衙。天女下游箫引凤,仙人来宴枣如瓜。溪山胜绝非尘世,帆过真疑海上槎。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邱巅。却行百步方跃入,示免余踪留雪四。少年何为无恻隐,解鹰纵犬薰以烟。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怜。

农家辛苦靳逢年,谁似僧家饱饭眠。留得巾盂为老伴,丰年常在粥盂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