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颜长道韵送傅倅

两见黄花扫落英,南山山寺遍题名。
宗成不独依岑范,鲁卫终当似弟兄。
去岁云涛浮汴泗,与君泥土满衣缨。
如今别酒休辞醉,试听双洪落后声。

作品评述

《次颜长道韵送傅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次相见,黄花凋零,扫落英花。南山上的山寺,处处都有人题名。宗成并不仅仅依赖于岑范,而是像兄弟一样亲密。鲁卫终将像兄弟一样亲密。

去年,云涛漂浮于汴泗之间,我和你一起沾满了泥土。如今,别离之际,不再饮酒,不再沉醉,只是试听着后来的消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朋友颜长道的离别场景。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别离的伤感情绪。

诗中首先描述了黄花凋谢、落英飘零的情景,暗喻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提到山寺中题名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他提到自己与颜长道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岑范、鲁卫的兄弟情谊相比,表达了对友谊的高度评价和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与颜长道共同经历的往事,描述了他们一起漂泊、辛劳的岁月,以及相互间的默契和信任。然而,如今面临别离,诗人不再借酒消愁,而是试图聆听友人离去后的消息,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留恋之情。

赏析:
《次颜长道韵送傅倅》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别离的伤感。诗人以寥寥数语,刻画了友情的深厚和不易得到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留恋之情。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黄花凋谢、落英飘零,通过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突显了别离的无奈和伤感。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山寺中题名的情景,展现了友谊的精神和追求,将友谊与岑范、鲁卫的兄弟情谊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友谊的高度评价。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共同经历的艰辛岁月,并表达了不再借酒消愁的决心。他试图通过聆听友人离去后的消息来安慰自己的思念之情,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深思念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别离的伤感。它既展现了友谊的美好和珍贵,又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慨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羽衣人已化,无下问殊庭。春色桃谁种,天香药正灵。片霞飞绝顶,一鹤下青冥。荒藓空阶下,犹闻夜祭星。

北山之阳,优优夷夷。盘溪之流,可以乐饥。明明天子,肇彼四海。乐学师贤,有永无怠。

金华山云如纸薄,澄江赤日烁欲涸。田家生怕牛饿死,满田焦禾任牛嚼。禾尽牛肥尚可为,县吏催租出牛缚。缚牛到市多卖钱,了租背上无腷膊。新传县官昨夜到,坐席未暖行出郭。西郊蓦地阴云生,狂雷一下颠快阁。雷声转大人转惊,两耳何曾闻雨落。雷收云散天一色,只见高田有鱼跃。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花柳晴光新态度,江湖春梦老英雄。

瓦盆犹带涧声寒,亦有诗情几砚间。抱石小龙鳞甲老,夜窗云气故斑斑。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舒啸孤怀壮,天风荡杳冥。草枯秦地白,云尽鲁山青。闻道尊庄子,沽杯候野亭。平生辛苦事,须信此行经。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司徒太尉总三公,奢敛由来性不同。锦帐羊凿酣未省,谁有黛卧里门中。

世续香灯演圣言,再新华构称凭轩。阴阴松色连僧阁,飋飋波声入寺门。飞鹭衔鱼离浅濑,残云带雨渡遥村。沃洲相较应相近,树杪啼烟祇欠猿。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密翳空难曙,盈征瑞不愆。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叨尘四十年,静计所得禄。十分才二三,清饿似饥鹄。中昨守义扬,一时苦穷促。忽闻柏台长,表苈彻聪目。不惟免罪戾,英游许追逐。接武宪漕间,寒庖见梁肉。从兄逮两载,种种荷推彀。容我数百辈,大矣空洞腹。为怜昔同升,相看日不足。芳时木芙蓉,唱酬动成轴。烧香每开奁,惠茗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那。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宝歌。

谁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亦梦中。若向梦中寻梦觉,觉来还入大槐宫。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意得壶觞外,心清杖屦间。簿书休吏早,花鸟向人闲。

山僧有砚名龙尾,此石来从歙溪水。通明直可照发毛,莹滑不容安手指。案上长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苍然颜色涵秋波,不学端州夸嫩紫。溪匠琢为寒瓦形,如从铜雀初飘零。只仍故状不复改,独有乱点生繁星。高闲上人妙书札,什袭藏来时一发。拂开轻雾磨烟煤,挥洒霜毫冰纸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