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相寺

小桥横过一溪长,因访梅花到上方。
山到尽时逢怪石,楼于高处带斜阳。
殿经几劫壁多坏,碑刻前贤诗数章。
三百年前钟尚在,可怜阅遍几兴亡。

作品评述

《慈相寺》是宋代邓德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桥横过一溪长,
因访梅花到上方。
山到尽时逢怪石,
楼于高处带斜阳。

这首诗以描绘景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慈相寺的游览和感受。诗的开头描述了一座小桥横跨着一条长长的溪流,引出了游览的背景。接着,作者因为前来参观梅花而来到慈相寺的上方。诗中的梅花可能象征着冬季的坚韧和美丽。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到达山的尽头时,出现了一些奇特的怪石。这些怪石可能是山中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独特而古怪的感觉。然后,诗人描述了一座楼阁位于高处,夕阳斜照。楼阁的高处可能提供了一种俯瞰山景和溪流的视角,而夕阳的倾斜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浪漫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殿宇经历了多次兴衰,墙壁已经多有破损。这里可能暗示了慈相寺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仍然坚守着。最后,诗中提到了三百年前的钟声依然存在,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兴亡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寺庙建筑,表达了对慈相寺历史和景观的赞美和思考。作者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寺庙环境中,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传递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邓德秀,字元实,号秀山,南丰(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官建宁府推官。有《秀山小稿),已佚。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江西诗徵》卷二三。

诗词推荐

拍岸鱼遗子,排檐燕引雏。有生俱有欲,情爱岂其无。

欲说昭君敛翠蛾,清声委曲怨于歌。谁家年少春风里,抛与金钱唱好多。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

薰风洲渚济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远辕。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树萱。美人在南州,为尔歌北门。北风吹烟物,戴胜鸣中园。枯杨长新条,芳草滋旧根。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适遇江海信,聊与南客论。

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客似游江岸,人疑上灞陵。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故人深住白云隈,欲到何因只寄梅。岁晚观山吾独立,泥中骑马子能来。转头不觉三年别,病眼相看一笑开。说似少陵真句法,未应言下更空回。

不可以智知,金刚手把八棱槌。不可以识识,镇州出个大萝蔔。不可以语言造,山禽聚集啼清晓。不可以寂默通,赤眼乌龟吞大虫。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空余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负担相随笑同,不分强习弱便相攻。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天人谁道不相关,方寸精诚极际蟠。绿简赤文宣读顷,青秧白水立谈间。昔沾一溉犹衡虑,今卜三登始解颜。野老放锄相劳苦,官租堪了债堪还。

十年来往大江东,每为青山引兴浓。自到此山寻绝境,悔看五老九华峰。

波澄荫群木,永日淇清华。碧筱静秋色,白苹低晚花。松声工醒酒,泉味最便茶。外事付丞掾,无妨风景嘉。

秋夜长,秋夜长,风高月落飞清霜。征鸿萧萧度湘水,草木露冷蒹葭黄。铁衣老将尚横槊,胡儿甲马争腾骧。闺中思妇烬银烛,耿耿念远伤肺肠。壮士悲歌扣商角,通夕无寐空凄凉。况是愁人怨遥夜,安得日出升扶桑。

天宁佛阁早春开,鸟语风铃次第催。怪道回船湿罗袜,严将军墓踏青来。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溯紫催飞舄,攒红簇去鞍。吾邦倾市送,旁邑塞涂看。清庙登牺象,明庭峙孔鸾。野翁麋鹿友,时与讯平安。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秋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