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萧显的《围春庄杂感(其一)》
拼音和注音
sān shí nián lái shè huàn tú , qǐ guī huá fà bàn tóu l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头颅:(名)脑袋;人的头:抛~,洒热血(喻指壮烈牺牲)。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年来: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年岁到来。
华发:(书)(名)花白的头发。[近]白发。[反]青丝。
宦途:(书)(名)指做官的生活、经历、遭遇等。
半头:半头bàntóu∶人头部长度的一半低半头∶半截半头砖[half-grown]〈方〉∶半高半头小伙子
萧显
不详
原诗
三十年来涉宦途,乞归华发半头颅。
依山结屋尘偏静,临水观鱼兴不孤。
野老崎岖寻橡实,林僧谈笑断松腴。
离家几作还家梦,一夜团栾骨肉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