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神皋亭应制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
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
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
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

清淸的行宫响起声喧嚣,乘车行至皇宫的紫宸殿。晨霜凝结在戈矛上,云管吹动着阳春的气息。台岳的历史使人疑惑是否与汉朝有关,林木的繁茂让人认识到部分与秦朝相应。宴会上畅饮,诗篇抒发赞美,改变原本的规条,推行仁义之道。曾经依靠山河的险阻,现在依附在道德淳厚上。多次感到惭愧,献上了许多美好赞颂,但却只是增加了车尘的累赘。

诗意:
这首诗是宋之问奉和幸神皋亭的应制之作,诗中描绘了皇帝乘舆清跸,降临紫宸殿,气象万千。描述了晨霜凝结在戈矛上,云管吹动着阳春的景象。诗人以此喻典宴会的欢乐气氛,以及推行仁义之道的美好愿景。

赏析:
该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宴会的喧嚣气氛和宴会中的景象,展现了皇帝的威仪和庄重。第二部分强调了皇帝推行仁义之道的决心和坚持道德原则的态度。整首诗既展示了皇帝的光辉形象,又表达了皇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崇敬之情,赞美皇帝的仁德之举。

诗中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和春天的温暖,以及宴会的欢乐与美好愿景,传达了皇帝的崇高形象和推行仁义之道的决心。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展示了皇帝依靠道德淳厚而非山河险阻的治理之道,并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音调优美,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将皇帝的崇高形象和追求仁义之道的理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诗词推荐

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山川去接汉江东,曾伴隋侯醉此中。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惆怅知音竟难得,两行清泪白杨风。

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

珍重还京使,殷勤话故人。别离长挂梦,宠禄不关身。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莫嗟客鬓老,诗句逐时新。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驰死亡,罹猛兽毒

和公师叔,猛悟良缘。弃官纳印休权。远俗终南山下,庵盖茅椽。身披麻衣纸袄,乐清闲、笑傲林泉。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因甚山侗侍奉,遇风仙曾说,活底神仙。端的非常辞世,满室祥烟。经年忽然空里,便贻子、画钓诗篇。专诫我,莫教失见,休要夸玄。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目断长空,手拍危栏,高兴酒浓。拟招呼短艇,追陪飞盖,一餐湘菊,共赋芙蓉。雁字沈秋,鸦林噪晚,几阵萧萧雨更风。空凝伫,不如一鹤,随意西东。堪嗟乐事难逢,愧元伯、巨卿千里从。望文星聚彩,交辉吴分,天飚吹翅,独隔昆蓬。野墅荒烟,败荷衰草,人在可怜憔悴中。还相念,

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老夫笑把东西玉,坚子难藏上下盲。酒阵时闻报三捷,诗坛元不费单枪。夜来梦入清凉国,风月冰人别是乡。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露白移长簟,风清

庾岭香前亲写得。子细看,粉匀无迹。月殿休寻觅。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不要青春闲用力。也会寄、江南信息。著意应难摘。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昔人多秋感,今人何异昔。四序驰百年,玄发坐成白。喧喧徇声利,扰扰同辙迹。傥无世上怀,去偃松下石。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要求工。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

王畿胡骑满,何地可逃生。尽室半徒步,有舟无水行。长淮能见阻,久雨自难晴。杂立官称在,低头媿国荣。

高竹过于木,溪分两岸阴。看流成独影,得句只孤吟。诗草荒谁理,心蓬乱日深。怀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我眼公浩唱,犹有半夜许。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东郭魏仲先,生计且随缘。任懒自扫地,更贫谁怨天。有名閒宝贵,无事小神仙。不觉流光速,身将半百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