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呈袁简斋太史(其二)》
拼音和注音
wǒ xǐ tóng shí shí sī mǎ , bù xū yōng huì sǎo gōng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司马:1.官名。2.官名。3.王宫外门。4.指汉文学家司马相如。5.指唐大诗人白居易。
不须:不用;不必。
公门: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官署﹐衙门。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雄谈壮翰振乾坤,唤起文人六代魂。
浙水词源钟巨手,秣陵秋色酿名园。
几人国士曾邀盼,此地苍生尚感恩。
我喜童时识司马,不须拥彗扫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