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

将军心眼到沧洲,木脱波生一夜秋。
想得笔端凫雁足,又添鸂鶒起沙头。

作品评述

《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是宋代潘大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军心眼到沧洲,
木脱波生一夜秋。
想得笔端凫雁足,
又添鸂鶒起沙头。

诗意:
这首诗以题赠赵承远所藏的平远大年画为主题。诗人说到,将军的心眼能够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沧洲。画中描绘的木脱波生给人一种秋意盎然的感觉。诗人进一步想象着画中的凫雁在水中的活动,笔端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脚步,而鸂鶒也在沙头上展翅起舞。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画中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想象,将平远大年画中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将军心眼到沧洲”,将军的心眼超越现实的时空限制,进入了画中所描绘的沧洲之境,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叹和惊叹。

第二句“木脱波生一夜秋”,通过描绘木脱波生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氛围。木脱波生是指画中描绘的树木脱去叶子,波浪在水面上形成的景象,给人以秋天的寂静和凉爽之感。

第三句“想得笔端凫雁足”,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融入到画作中,感受到凫雁在水中行走的轻盈之感。这里的“笔端”意味着诗人以想象的方式与画作互动,将画中的景象融入到自己的心境中。

最后一句“又添鸂鶒起沙头”,诗人又进一步想象画中的鸂鶒在沙头上翩翩起舞,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整首诗词通过对画作中景象的描绘和想象,展示了诗人对平远大年画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通过写诗题画,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潘大临,字君孚(《浮沚集·雨中有怀》),一字邠老,黄州(今属湖北)人。家贫未仕,苏轼、张耒谪黄州时,多有交往。入江西诗派,与江西派诗人多有唱和。徽宗大观间客死蕲春,年未五十。有《柯山集》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潘邠老小集》一卷。事见《张右史文集》卷五一《潘大临文集序》。潘大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两宋名贤小集》爲底本,另从《诗话总龟》、《苕溪渔隠丛话》等书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鸟惊残梦隔窗纱,起坐钩帘看落花。游子不归春事晚,鹊声长日在邻家。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长夏居闲门不开,绕门青草绝尘埃。空庭日午独眠觉,旅梦天涯相见回。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即成灰。如何水陆三千里,几月书邮始一来。

无朝无夕雨翻盆,村北村南水接天。断却市桥君莫笑,前头野渡更无船。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洞天杳杳白云低,古木丛阴路欲迷。昼永并无人迹混,夜学惟有鸟声啼。雨昏草色寒侵院,风入松声响乱溪。隔宿寻幽心未惬,马回山下日将西。

閒情閒憶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

湖中有隐士,或谓千岁人。大儿严子陵,小儿贺季真。姓名莫能知,况可得疏亲?有竿不钓鱼,秋晚香粳新。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

昨来飞橹下危泷,不敢窥窗只闭窗。莫叹江平船不进,只将行役当游江。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

行李初逢雨,朝来犹望晴。沾濡端及月,惯习自忘情。密霭村村暝,流泉处处明。更馀三百里,江满看舟行。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池上笙歌寂不闻,楼中愁杀碧虚云。玉壶凝尽重重泪,寄与风流旧使君。

忽辞洛下缘何事?拟向江南住几时?每过渡头伤问法,无妨菩萨是船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