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南豳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恶劝酒时图共醉,痛赢棋处肯相饶。
一抛言笑如何遣,频得音书似不遥。
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

作品评述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豳日日接英标,
公外追随岂待招。
恶劝酒时图共醉,
痛赢棋处肯相饶。
一抛言笑如何遣,
频得音书似不遥。
独上西楼为君久,
满城明月会云销。

诗意:
这首诗词是范仲淹写给邠州通判王稷太博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范仲淹对王稷太博的赞赏和友情。范仲淹在诗中描述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相处之道,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维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范仲淹对友情的真挚感受。首先,诗中提到了南豳,这是指邠州的地名,表达了范仲淹与王稷太博的日常接触和交往。范仲淹表示,他不需要特意邀请,王稷太博就会主动追随他的脚步,这显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友谊的深厚。

接着,诗中提到了喝酒和下棋,这是两人交往的方式之一。范仲淹说,即使在喝酒和下棋时,他们也不会争胜负,而是互相追求共同的欢乐和快乐。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和谐和友好。

诗的后半部分,范仲淹表达了对王稷太博的思念之情。他说,即使他们分别,他仍然能频繁地收到王稷太博的音信,这使他感到他们之间并不遥远。范仲淹还提到了独自登上西楼,这显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王稷太博的思念。

最后,诗中提到了满城明月会云销,这是对友情的美好寄托。明月象征着友情的美好和持久,而云销则表示友情的稳固和长久。这句话表达了范仲淹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谊的美好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对友情的真挚感受和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他与王稷太博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自然朴实的语言和意象,诗词传递了友情的美好和持久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终朝役役晚来闲,识破浮生一梦间。挈榼去沽深巷酒,倚楼贪看夕阳山。月临江馆人横笛,风折芦花雁度关。堪羡渔翁无检束,扁舟占断白云湾。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轻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销。

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团。似知吾辈出,头借上元看。

驿使锦连乾,传宣下九天。缄题瞻赐玺,走送跌鸣鞭。意溢兼金外,恩从玉陛前。更怜戍边客,一骑入秦川。

明明徽祖,抚世升平。制礼作乐,发政施仁。圣灵在天,德泽在民。亿万斯年,保佑后人。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衰翁扫轨欲垂车,怪子颓然也向隅。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余。且复放船来话旧,不妨莲叶卧看书。

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苹风。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下由骨肉恩,上报父母慈。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发明立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明年桑苎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不知山吏部,墓作石桥东。宅兆乡关异,平生翰墨空。夜泉无晓日,枯树足悲风。更想幽冥事,唯应有梦同。

古寺栖身又两期,西风吹我鬓成丝。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如。尽去皮毛方是学,若无情性定非诗。可怜千载相传授,只为秦人煨炉余。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早得名师友,渊源正不他。持身庄以重,接物简而和。游夏文章学,求由政事科。朝闻今可矣,为恨复云何。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谁把石崖齐划削,直教云气当帘帷。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