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溧水宰李仲镇

不见李君久,水云鱼雁沉。
调官聊制锦,得句剩关心。
每访民情悦,相望春事深。
故乡与贤者,北首重登临。

作品评述

《寄溧水宰李仲镇》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曹勋久未见到李仲镇宰相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思念之情,并以此为引子,展示了宰相李仲镇在治理国家、体察民情以及与贤者交流方面的才干和品德。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见李君久,
水云鱼雁沉。
调官聊制锦,
得句剩关心。
每访民情悦,
相望春事深。
故乡与贤者,
北首重登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曹勋寄给李仲镇的信函的形式呈现,通过对友情的述怀,展现了李仲镇的卓越才干和高尚品德。

首先,诗的开篇表达了曹勋对李仲镇久未相见的思念之情。他用“不见李君久”来形容长时间未见的心情,将李仲镇与云、鱼、雁等隐喻相联系,突出了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接下来,诗人提到李仲镇作为宰相,调度官吏制作锦绣,体现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干。这一句也表达了曹勋对李仲镇的钦佩和赞美。

然后,诗句转向李仲镇对民情的关心。曹勋称赞李仲镇每次访问民情都能带来愉悦,显示了他对民生的重视和关怀。这一句也体现了李仲镇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品德,他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从而能更好地领导国家。

最后,诗人提到他们的故乡与贤者,表示自己和李仲镇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因此在北首(指北方)重登临,意味着期待与李仲镇再次相见和交流。这一句也流露出对家乡和贤者的怀念之情,并显露出他们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

整首诗词通过展示友情、赞美李仲镇的才干和品德,以及对故乡和贤者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谊、治国理政的理解。这首诗词既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示了对李仲镇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弘扬了儒家文化中的忠诚、仁爱和关怀民生的价值观念。

诗词推荐

日月久栖迟,姓名谁得知。头戴世儒冠,身著山人衣。峻颔带薄髭,瘦骨撑疎眉。青编口能诵,白饭手自炊。苦茗一两碗,濁醪三两卮。琴弹多旧曲,窗题少新诗。别去动经年,坐来愁语离。幽斋早葺罢,借榻重归时。

曾江白酒樊江饭,处处当年客似家。垂老重来旧相识,春风只有野桃花。

地僻人稀能几家,清泉漱玉石欹斜。客来访我惭无具,洗甑炊香更点茶。

南北风流旧不同,伧吴今日若相通。病来犹伴金杯满,欲得人呼小褚公。

八十血气衰,交累身口故。喜读奉亲书,窍诵老饕赋。烹饪付家人,甘旨辄复具。烂软既适宜,调芼亦合度。儿女各贡勤,桮羹走童孺。邻里重交情,时时分果茹。兴来一举觞,直到醉乡路。此乐冀百年,此腹恐相负。

溶溶泛日桃溪浪,濯濯抛风柳岸春。天地十分和气裹,此时无语倚蓬人。

重寻漫壁认题名,十五年来一梦惊。谁料今朝携客至,却成此地送君行。桂阳卧治真谈笑,鲁史遗编赖发明。文定南轩仙去后,湖湘又得一先生。

风荷珠露倾,惊起睡??。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

人家自沦新茗,山路行冲翠岚。今日供人行李,向来梦里江南。

凉风动行兴,含笑话临途。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乡程过百越,帆影绕重湖。家在飞鸿外,音书可寄无。

不因闻见得心传,此理於吾甚晓然。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西风骚客倦游吴,吊古心怀此暂舒。鬼籙久应除佞嚭,民思今果庙神胥。虽然邪正皆归死,奈有忠谗各异书。回首旧江江水在,怒涛犹是不平初。

青阳用事到玄冥,万汇营营幸岁成。霜雪不仁偏嗜杀,松筠有道善含生。巢居冻鹊常高遁,血食饥鹰辄下争。自反吾其不撄物,悬知物亦不吾撄。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野磷惊行客,烽烟入远尘。系书沙上鴈,时寄日边人。

五柳归来昔陶公,七闽召还今邓子。不将出处作殊观,便了陶邓先生死。

从今誓学六朝书,不肄山阴肄隐居。万古焦山一痕石,飞升有数此权舆。

当年力战荡妖氛,十万雄师四七勋。将略妙欺班定远,家声高过李将军。铭图魏鼎文犹在,笔勒燕山蹟尚分。今日闲披有遗恨,可怜生不遇明君。

山腰万竹閟清寒,上彻山头望始宽。州渚东西分线路,台城表里见毫端。青开淮甸天空阔,紫覆钟山气郁盘。城下秋江来万里,独能伸手障狂澜。

旅食频年倦,田居乐事遥。春余桑枯静,波泛鹭鸥骄。折竹深防笋,撑船满载苗。新诗随见写,旧发不胜凋。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