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
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作品评述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是一首宋代苏轼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
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轼对世俗烦恼的反思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纷繁世事和权力富贵的厌倦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宁静安逸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对自由的向往,鸟儿困在笼中却不忘飞翔,马儿被束缚却常常念念不忘奔驰的自由。接着,作者表达了在宁静中自制力不够,不能自我控制的痛苦,认为不如倾听外界的声音。他观察到疲倦于世事的人们,发现他们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更加悲伤。诗中还有对贫穷与劳累、富贵与疲惫的对比,显示了作者对物质追求与权力富贵的淡漠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自己建造的静照堂,询问这句话是对谁说的,暗示自己希望有人能够领悟他的心境。他自称为江湖隐沦士,认为自己并非没有适时的才能和机遇。然而,他宁愿过着自己的简朴自娱自乐的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的态度,他认为即使有人赞同他的生活方式,也不会真正跟随他,更不用说跟随他的人了。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苏轼对自由、宁静和独立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厌弃和不屑。它是苏轼思想的一种写照,也是对宋代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黄纸初开喜可知,追怀平昔却成悲。生当京国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时。小草出山初已误,断云含雨欲何施?儿孙贺罢仍无事,却赴幽人把钓期。

雨膏蒸土兰芽热,粉魂淡艳凝缃缬。柳条无力受东风,桃叶春江弄花月。枕函坠发昏眠重,绮帐惊寒替花恐。屏琐虫栖化粉蛾,帘甲蜂钻抱残蛹。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门掩车箱铜较闲,瓶敲井干青丝绝。君不见楚王酣宴,嫌怕旁人说春晚。玉钗埋遍细腰人,章华台上苍苔满。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为爱飞泉洒雪凉,无缘移近曲栏旁。直须买断清溪住,引取寒声绕卧床。

未把并州作故乡,送君重与赋河梁。吴宫蟋蟀方啼月,越国芙蓉未着霜。宾从琴樽忘逆旅,弟兄渔猎忆邻庄。还家且说西堂梦,细擘黄柑荐酒尝。

池上有垂柳,烟笼濯濯枝。芳根逢茂育,老翠胜平时。体弱因风舞,词清入笛吹。金城久不到,遥想欢羁离。

雨过山村绿满陂,红芳渐少翠阴低。春风吹草依然碧,潮水浮花却自西。

绝壁两屦云,荒村半桥霜。孤往欲何之,林下幽径长。寒梅在何许,临风几徜徉。谁家断篱外,一枝寄林塘。水静不摇影,竹深难护香。无言独倚树,山空月荒凉。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曰因农人耕,发壤破石藏。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其後同玉玺,不随骊山葬。今蓄於君家,徒尔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忍事宁生瘿,今谁似我能。缺钱分灶婢,赊米乞庵僧。恶语闻皆恕,凡诗见亦称。平生楼百尺,非复旧陈登。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黄婆设尽千般计,金鼎开成一朵莲。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然后澄神窥见影,三周功就驾云輧。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日出江上枫,雾隐楚岸竹。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

忠臣祝寿吐嘉词,鲍叔临轩酒一卮。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无危。

未话田园薄,唯关道路长。春风又寒食,多病只殊方。缅想迎门问,深思暴橐香。无劳谢猿鹤,好为约求羊。

槎牙高树萧梢竹,绝岛风烟开短轴。更烦点笔作衰翁,啸月吟风饮山渌。

百岁已过半,只身谁与偕。得因徵悟道,失在太开怀。且托山花宿,时从水竹斋。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曾游玉垒市,长揖岷山云。尘缘不暇往,今日翻送君。丈人紫霞服,麻姑青练裙。鹿车时出游,俗眼了难分。犹闻老人村,鹤发自耕耘。岂无抱德士,可与立奇勋。勿求不死药,自苦骨与筋。胡儿正南牧,两河如聚蚊。

一夕盈千念,方知别者劳。衰荣难会面,魂梦暂同袍。片月临阶早,晴河度雁高。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