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作品评述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翻译及注释

翻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
⑴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⑵角:军中的号角。
⑶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昂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
⑷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⑸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⑹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⑺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
⑻平明:一作“小胡”。
⑼伐鼓:一作“戍鼓”。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⑽三军:泛指全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⑾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
⑿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⒀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
⒁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⒂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鉴赏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并无二致。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是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边塞

亲友远追送,后先还故乡。殷勤仲光父,嫪恋及江阳。执手哽无语,修名那晚量。归来训子侄,椿桂会聊芳。

边塞

蒙蒙烟雨暗江干,新岁还胜故岁寒。酒压浊清鸣社瓮,菜分红绿簇春盘。良辰节物元如昨,病客情怀自鲜欢。却羡村邻机上女,隔篱相唤祭蚕官。

边塞

柳条弓,蒿枝箭,射中虚空成两片。狸奴白牯,雷厉风行。碧眼黄头,星飞电卷,拟搆珠林啮镞机。险。感淳更号,立见升平。两朝圣化,四海欢声。乳窦家贫开安,用度非轻。锦云山瀑帽,珠雪瀑悬缨。步步寒花翠结,关关幽鸟琴清。排当不知因底事,大众万福,庆贺元正。

边塞

阳城淀,高阳关,边书告急夕五至,皇帝亲至岢岚山。殿前寇相一斗胆,楚蜀谋臣谋可斩。阳光抱珥已开光,床机一发中挞揽。雄谋独断众勿摇,孤注一掷先成枭。跋河不渡势不止,贾勇况有高嫖姚。千羊万犬锐若隼,望见龙光气俱尽。万岁声呼天可汗,擎天一柱惟付准。飞龙使,修载书,

边塞

清浊无心陈仲弓,圆机聊救汉诸公。末流不料儿孙误,千古黄初佐命功。

边塞

金镞因形制,临畦发永叹。时危思撷佩,楚客莫纫兰。

边塞

千红万蕊彫零尽,安得枝头数点红。疑是神人写春色,镇长留影在屏风。

边塞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静知水镜中人物,香识炉烟上鬓华。尽有春风飞燕子,岂无诗兴到梅花。自怜老子归来晚,不得追随八月槎。

边塞

浪传魁梧越沧溟,过誉清夷得好铭。今见画图寒乞甚,心声心画果难形。

边塞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边塞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

边塞

葵丘先生才绝奇,诗情画笔追王维。家君曾延主西席,讲罢我辈从游嬉。呼童时背锦囊出,宝马金鞍过南陌。春色不知何处来,柳花乱卷东风白。普春上人尤知心,相逢留坐长松阴。闲将瑶琴抚一曲,散作青天鸾凤吟。是时先生纵吟目,对景写成图一幅。兴阑人散夕阳西,长笑一声山水绿。

边塞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殿回。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边塞

英英洞口云,触石才一缕。须叟遍空山,霈然作灵雨。万物一以泽,孤踪无处所。我心良所珍,作诗以自矩。

边塞

平生不惯俗尘萦,才对南山眼便青。天与诗人张画本,疏梅翠竹小池亭。

边塞

山人有山未尝游,俗客远来仍久留。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

边塞

调弓遣猿悲,削锯夺神造。伊人天分高,甘以一事老。奈何握寸颖,特自矜粉藻。沈约仅如奴,子建何足道。率尔为一快,公论日杲杲。德艺有贵贱,君子廓怀抱。

边塞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

边塞

茕茕官绶解,落落饮瓢空。君惠容藏疾,交情助讳穷。倦谈嗟墨客,掉首观鸿蒙。已卜良邻计,无忧吾道东。

边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