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従来一篇足。

作品评述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君家四壁如相如,
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
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
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
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
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
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
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
圯上従来一篇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张竞辰在永康所居的图书馆景象。诗中提到,四壁上摆满了书籍,堪比古代文学家相如的藏书丰富。这些书籍被视为珍贵的宝藏,价值连城。除了邺侯(古代官职名)拥有三万卷书外,张竞辰家中还有世南行的秘书,他们都是知识渊博的人。

诗中描述了孩子们拍手欢笑的情景,他们笑着问成年人在空腹时讨论经义有何意义。这表达了对成年人过于追求学问而忽略日常生活的嘲讽。诗人暗示他们应该先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过分纠结于学术讨论。

诗中还提到中郎,暗指那些渴望得到不同书籍的人。他们和扬雄一起讨论奇特的文字和知识。这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的肯定。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清江和环绕山脉的美景,其中有一条老龙悠然自得地游弋。诗人知道张竞辰喜欢喝酒,所以将酒比作好事,希望他能够化身为夜晚敲门的老人,带着酒来与自己共享。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留侯的后代,他满腹书卷。虽然他拥有宝贵的玉函,但它却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与此同时,濠梁上空空如也,只有一篇足够的文章。这暗示着实际的行动和实践胜过纸上谈兵。

赏析: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张竞辰家中的图书馆,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孩子笑问成年人的情景,展示了对过分追求学问而忽略生活的讽刺。同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酒和实践的引用,表达了对平衡人生的呼唤。

该诗运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展示了苏轼对知诗的中文译文: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君家四壁如相如,
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
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
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
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
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
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
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
圯上従来一篇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作品,描述了张竞辰在永康居住的万卷堂。诗中通过描绘这个图书馆,展示了张竞辰家中丰富的藏书和知识的价值。

首先,诗中提到张竞辰家四壁上摆满了书籍,这与古代文学家相如的藏书丰富相媲美。这些书籍被认为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除了邺侯拥有三万卷书外,张竞辰家中还有世南行的秘书,他们都是博学多才的人。

接着,诗中描述了孩子们拍手欢笑的情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成年人在空腹时还要讨论经义。这表达了对成年人过于追求学问而忽略实际生活的嘲讽。诗人认为他们应该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过分纠结于学术讨论。

诗中还提到了中郎,暗示那些渴望得到不同书籍的人。他们与扬雄一起探讨奇特的文字和知识。这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的肯定。

随后,诗人描绘了清江和环绕山脉的美景,其中有一条老龙自得其乐地游弋。诗人知道张竞辰喜欢喝酒,因此将酒比作好事,希望他能化身为夜晚敲门的老人,带着酒来与诗人共享。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留侯的后代,他满腹书卷。虽然他拥有宝贵的玉函,但它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与此同时,濠梁上空空如也,只有一篇足够的文章。这暗示实际的行动和实践比纸上谈兵更为重要。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对知识和学术交流的思考。它展示了苏轼对知识渊博和实际行动的平衡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和人际交往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日高霞散彩,松老鹤巢枝。坏壁诗犹在,纱笼何用之。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自家声,唱出谁能测。有个头青容白。正是石娥来应拍。身窈窕,腰如搦。偏柔软、舞婆娑,金璧珠,□都索。要皆令尽,酬此功格。才闻玉蕊香,正是琼花坼。两*藓藓同色。便使灵童令采摘。相合就、堪怜惜。呈妙妙、出玄玄,超碧汉,分明顾,动新音、永作仙客。

出仕惭无补,长年咏式微。天公怜我意,一旦许来归。

独与幽人臭味同,细看诗句酒杯中。霜林万木无颜色,只有孤标傲晓风。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顾我丘壑醉,知谁尘土迷。萝门窥窈窕,雪磴履高低。猿鸟未相弃,伴人烟树栖。

石田硗确万山隈,逢春荒年更可哀。尽日几人担米上,长年何处得钱来。扣门强贷刑难逭,闭户清饥死又催。不是乾坤刍狗汝,要令个个学颜回。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晚晴回玉勒,归路拥琼花。紫雾蒸山气,清辉荡日华。削波冰挂壁,髡树冻凝槎。劳役何须问,穷生更可嗟。

何期踪迹又迟留,行止於人自不由。梦境固知空似蚁,生涯却笑拙于鸠。碧涵一镜晴天阔,翠拥千峰宿雨收。从此公馀须杖履,未应草草度春休。

斫岩苍龙角,汲流紫云根。道人不绝俗,自然无耳喧。屋脊挂修岭,一日过千辕。此中但高卧,松风有清言。听之亦无有,风定松在门。炊成我欲去,独鹤鸣朝暾。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君月金斗盍自珍,持此量我非其人。欲我觅印如苏秦,我宁满吃三斗尘。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江梅难以蜡妆成,女手虽工未必能。香气恼人眠不著,若为学得定中僧。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钩半卷绿阴斜。凭郎暂驻青聪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