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彭州山行之作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作品评述

《赴彭州山行之作》中文译文:
峭壁连绵的崆峒山,山峰重叠翠绿微妙。
鸟儿的歌声足以让人驻足,林色美丽让人忘却尘俗。
奇特的石头不时挡路,轻柔的蔓藤偶尔拂过衣袖。
长久的路途令人忧愁作客,年岁渐长更加思念归家。
然而欣赏这壮丽的山岭胜景,不愿意宁嗟意绪违背。
山行之旅可能尚未结束,谁愿意和我一起欣赏美丽的花朵?

诗意与赏析:
《赴彭州山行之作》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表达了对崆峒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并通过描绘山中奇石、美丽的林色以及鸟儿的歌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诗中的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描绘了崆峒山的险峻和山峰的连绵起伏,形象生动。而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表达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深受大自然的美景所打动,情不自禁停下来欣赏。

诗中的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表现了山路崎岖、石岩奇特的景象,以及山林间的蔓藤在微风中缓缓拂过衣袖,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在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思绪,长久的路途让他感到孤独和疲惫。然而,诗人仍然愿意欣赏岩峦的胜景,宁愿放下思念,享受山水之乐。同时,诗人提到山行应未尽,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欣赏山谷中的芳菲景色,共享欢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环境的欣赏和喜悦,同时透露出对归家的向往和思念。诗篇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开眼门外世梦短,忘情樽前閒意长。邂逅当有赤松子,歌舞何用楚兰香。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积雪初迷径,孤云遂失期。风前劳引领,月下重相思。何必因尊酒,幽心两自知。

爱尔文章远,还家印绶荣。退公兼色养,临下带乡情。乔木映官舍,春山宜县城。应怜钓台石,闲却为浮名。

风烟地接怀,井邑富田垓。河近闻冰坼,山高见雨来。官闲同小隐,酒美足衔杯。好去东篱菊,迎霜正欲开。

露下三更月满林,鹤眠未警独长吟。芭蕉身世都来几,天地中间要立心。

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秋庭午吏散,予亦归息偃。岂无嘉宾客,欲往心独懒。北窗古人篇,一读三四反。悲哉不蚤计,失道行晼晼。

一日春工过颍阳,名园次第款侯王。风流得见升平瑞,气味初无世俗香。早托筠笼驰驿骑,旋张罗护因晨光。最怜一尺盘盂玉,稳上高鬟映额黄。

城郭人家岁寒木,桧柏森森映华屋。青松介僻不入城,野性特嫌尘土辱。中庭冉冉盈尺苗,条干虽短风霜足。培根不用粪壤厚,插竹预防鸡犬触。他年期汝三丈高,独立仙翁毛发绿。老翁自分不及见,子孙见汝知遗直。

隐迹深村里,年今四十余。谩携三寸管,欠读几行书。爱竹和烟种,移梅带月锄。箪瓢还自乐,饭糗茹青蔬。

花间横膝兴何深,流水高山几古今。一自杏坛声响绝,不知谁解继遗音。

蘋蘩礼著,黍稷诚微。音盈凤管,彩驻龙旂。洪歆式就,介福攸归。送乐有阕,灵驭遄飞。

车马不暂驻,年光如泻波。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往事只如此,浮生终若何。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落英飞絮冶游天。南陌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赏心多是酒中仙。

孤城高倚汉江秋,血战三年死未休。铁石肝肠忠义胆,精灵常向岘山留。

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几多急_与繁弦。巷陌骈阗。毕献芳筵。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泛金船。

池光复涵澈,万象皆镜入。亭观出浮云,彤彤映邦域。左右浮屠宫,岿然争{上山下業}岌。孰云南浦陋,今始逢藻饰。

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