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固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作品评述

《辕固》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辕固

非窦太皇崇老子,
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
刺彘须烦九十翁。

【中文译文】
不是窦太皇崇拜老子,
唉呀,公孙子对周公感到惊讶。
汉朝的廷臣只有智谋而无勇猛,
刺杀猪需要麻烦九十岁的老人。

【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的对比,表达了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诗中提到了窦太皇、老子、公孙子、周公等历史人物,以及汉朝的廷臣和刺杀猪的场景,这些形象的对比和反差揭示了作者对时代现象的不满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窦太皇崇拜老子,窦太皇是指窦皇后,她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对老子的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推崇和追求。

接着,公孙子对周公感到惊讶,这里引用了《公孙大娘》的典故,公孙大娘是孟子的妻子,她对于孟子的学问和思想表示钦佩和惊叹。这里作者通过对公孙子和周公的对比,暗示当时社会上对于孔子思想的尊崇和传承。

然而,汉朝的廷臣却只有智谋而无勇猛,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官员缺乏勇猛精神和实际行动的失望和不满。作者认为政治官员应该具备骁勇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智谋。

最后一句描述了刺杀猪需要麻烦九十岁的老人,这里通过对刺杀猪的描写,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事情需要依赖老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年轻人则显得力量不足和无能为力。

【赏析】
《辕固》通过历史人物和时代现象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批评。诗中的窦太皇、公孙子、周公等历史人物形象,以及对汉朝廷臣和刺杀猪的描述,都具有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效果。

诗词中的反差和对比,呈现了作者对于时代现象的不满和思考,表达了对于政治官员缺乏勇猛精神的失望和对于传统思想传承的关注。同时,通过对于老人智慧和经验的赞美,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现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内涵和思想。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深入思考作者对于时代价值观的批判和对于传统思想的思考,以及对于勇猛精神和智慧经验的重视。同时,也可以体味其中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巧妙运用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上元灯火家家办,遍地琼瑶夜夜深。衲被蒙头真老病,纱笼照佛本无心。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乞我终年醉且饱,端能拥鼻作微吟。

玉蟾奔月灶炉乾,老鹤巢松殿宇寒。里面看山山不见,不如只响外边看。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汲取人间第二泉,酿成天上酌神仙。渠侬得此良佳矣,我辈为之或未然。职守近来成漫浪,湖山佳处且回旋。向阳花木逢春易,会取声名动日边。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旧学知何补,丹心早已平。过从欣故侣,慨慕熟英声。笑洽愁肠释,诗来俗眼清。君家好兄弟,何愧洛中程。

几杂连峰峻,千年古镜浮。气分灵壁秀,声逐泗滨流。笑我成孤影,从渠老一丘。山川多胜地,击拊叹中州。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忆昔如相识,公归自中都。时方擢上第,绿发青衫纡。论郊兄弟间,意气和笙竽。瑰文得要揽,快语相为娱。一别间何阔,流年走暘乌。高情自浩浩,风骨乃仙癯。顾我蒲柳姿,雪霜凝鬓须。回思鸿雁行,泪落衣袖濡。相逢慰栖迟,此道评精粗。稔闻充素蕴,诸老推通儒。又知治剧县,民瘼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久作丹丘客,疑君去复来。高吟闯风雅,妙句斩琼瑰。道谊心千古,文章水一杯。荷花时话别,别后又梅开。

赫赫紫岩,白虹贯渊。玉生其中,匪雕匪镌。登於廊庙,圭璋浑全。温如之质,所宝象贤。

二毛可惜雪霜侵,日有清都绛阙心。枝冷鹊翻檐外影,庭空鸿堕月边音。

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征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碧山曾共惜分阴,暗学相如赋上林。到此敢逾千里恨,归家且遂十年心。疏愚只怯膺门险,浅薄争窥孔室深。一顾傥怜持苦节,更令何处问升沉。

跃马西湖道,载酒湖水滨。一蝶忽花下,招之论大椿。

缥缈瑶城。客情春小,本分寒轻。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倚飞琼。那堪四美都并。喜气与、祥云共生。自在风流,融融箫玉,楚楚兰馨。

天留孤艳照青春,横目何人解识真。蒸栗琢成渠不爱,内间栀貌几番新。

岂要私相许,君诗自入神。风骚何句出,瀑布一联新。□若长如此,名须远逐身。闲斋舒复卷,留滞忽经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