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秦岭半岩遇雨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
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
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
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作品评述

登上秦岭的半岩时正遇到下雨,天空浓云滚滚,太阳的光芒被阴云遮蔽,山上千峰都被雨水淋湿,被雨水吞没的百尺高的树也摇摇欲坠。雷电交加,闪电划破云霄,急流冲刷着岩石。我依靠在岩石上,仿佛身处在松树的遮蔽下,俯瞰着水面,羡慕荷花一样轻薄的衣裳。我不能采摘到苓草,只能空想着乘着月光归家。我对东皋山上的景色表示敬佩,迷恋着水的颜色侵入我的居所。

诗人通过描绘秦岭半岩遇雨的景色,表达了自然山水景色的壮美和变幻多样的一面。雨水洗涤大地,山峦与云雾交相辉映,给人以一种壮美、朦胧的感觉。诗人以此呼应自然之美,借景抒发了自己对野外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词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了众多的描写手法,如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倚岩假松盖等,使得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富有层次感。同时,诗词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情感,感叹自然的恢弘和神奇,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塑造了一种宏伟壮丽、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高度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文靖饶风度,高皇记曲江。贤孙真是似,才气号无双。几见持英簜,终看拥碧幢。诚斋主诗杜,到此亦心降。

吾生有几事无涯,清夜漫漫叹物华。但愿闻钲似疲马,可能粘壁作枯蜗。只今雪屋重衾湿,去岁梅溪醉帽斜。终得萧闲对床语,青灯挑尽短檠花。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

真色果无描写法,汉人枉自杀毛公。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茅屋三两间,草草避风雨。客来不入门,坐爱千年树。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

江头日暮。客子移舟迷去路。望断天涯。灯火深村卖酒家。铜*巷陌。荒*寒鸦烟树隔。往事无情。旧梦依然到五陵。

灵槎初泛斗牛间,隐隐晶光照夜寒。况是春城多乐事,果逢星节驻征鞍。使藩暂屈留旌旆,云路均同接羽翰。已写风猷传乐府,更磨琬琰一时刊。

篮与访萧寺,烟暝涨春空。远树楼头绿,残霞山外红。昏钟发林杪,人语殷桥东。回首都无迹,人生真梦中。

平林露层巘,上独置孤寺。群仙驭飞驾,往往赴于此。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谁可谓诗豪,兴来吟万纸。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人无缘。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何人隐汭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何事商於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

月若半环云若吐,高楼帘卷当南浦。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

水声嘈杂蛙声小,客子披衣坐侵晓。平生嗜懒每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不胜倦叹歌方苦,更听林间杜鹃语。杜鹃我岂不知归,渊明政为饥驱去。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

十顷平波溢岸清,病来惟梦此中行。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何缘春信息,第一到田家。为甚笙歌院,重重绣幕遮。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