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拼音和注音
xìng gōng sì nián chí shǐ jié , àn xíng qiān lǐ zhǎng xiàng ji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相见:相见xiāngjiàn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长相:(名)外貌;外表。
里长:一里之长。仿周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
使节:使节shǐjié∶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宛。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
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
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从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
黄河东注竭昆崙,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