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重至何仙姑坛作(其三)》
拼音和注音
ā qióng màn bǎ xiāo shēng jì , chuī chè lóng cōng yè yè h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夜夜:夜夜yèyè每夜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夜夜不得息。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凤子初生即羽翰,龙孙未老已檀栾。
月中自解飞金镜,天上何劳坠玉棺。
萼绿早归瑶水去,麻姑时上石楼看。
阿琼漫把箫声寄,吹彻笼葱夜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