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

作品评述

《偶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宁静、自由的生活场景为主题。诗人描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住所,里巷通水,林园无门扃(闭合的门闩),意味着自由畅通,没有束缚。诗中提到的松树作为外门的门户,池水则成为中庭。诗人在这个清静的环境中,沉醉于酒后狂发诗咏,而邻近的女子也倾听着他的诗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由的居所,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表达了自由与开放的意象,里巷通水意味着畅通无阻,林园无门扃则暗示着无拘无束。松树作为外门的门户,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开放的心态。而池水成为中庭,更加突出了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元氏诗三帙和陈家酒一瓶,暗示了诗人富有文化品味和享受人生的态度。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他醉酒之后,狂发咏诗,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激情。邻近的女子倾听着他的诗声,也增添了一丝温馨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和享受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出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狂热。这首诗以其淡雅的意象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兰畹炎飚息,莎阶霁景凉。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具体微雨显,余辉有若亡。惟怜资学者,熠燿满纱囊。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北岸亭馆众,最先登此台。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长洲茂苑足珍材,剩买前山活翠栽。客土不疏承帝力,几多臣节共安来。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

碧落当年堕酒星,醉中万事一浮萍。亦知人世无穷事,一醉松根不肯醒。

会则一似等闲,不会则千难万难。岂不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这裹转身有路,不妨入廛垂手。

衔杯采菊久寻医,白发苍颜渐可期。准拟新来强作意,又从愁裹过花时。

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

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莫言无合亦何伤,旅雁卑飞怯稻梁。南亩荒芜嵩少远,却来楫口祭勾芒。

强汉承平后,兢兢武不忘。整师临五柞,习马向长杨。冀野来骐骥,天闲出驌驦。骧腾射熊馆,驰骤华山阳。辇路千蹄稳,瑶池八骏良。上方勤阅武,愿赋翰林章。

白头属疾卧丘园,药物枝梧且仅存。月黑浅山闻鵩啸,窗明高树送鸦翻。谗欺薄命深消骨,忧集穷途黯断魂。回视少时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拔出飞鸟上,画图难为容。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遗形此石室,孤坐鹿裘重。人去邈不返,洞壑空藏龙。侧行苍崖烟,俯仰求灵踪。逝者追可得,甘弃万户封。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

蜂蝶如知春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苔迳傍岩斜,林间是道家。夜潭鱼戏月,春地鹿眠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