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六月祈雨感应赓林堂长韵

唤起神龙百里来,中肠一夜九萦回。
天心自为民心动,多谢诸贤举贺杯。

作品评述

《延平六月祈雨感应赓林堂长韵》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祈雨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以唤起神龙来为引子,神龙代表着雨水的象征,意味着祈雨的祈愿。接着描述了一夜九曲回环的情景,形容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殷切期盼和焦急等待。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天心与民心的契合。天心自为民心动,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万物相互关联的理解。作者通过祈雨一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传达了天地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最后,作者向那些支持祈雨的贤人表示感谢,并举杯庆贺。这一表达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合作的赞颂之情,也展现了对于众人的感激之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过揭示天地万物的相互关系,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众人共同努力的赞颂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词篇幅简短,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景观,又传递了人情之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

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旧侯。池莲半枯折,风叶正飕飀。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

豫建无长虑,旁窥有贩心。绝嬴由吕相,继马乃牛金。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晓雾溟濛似有无,半残红煜动金铺。黄莺不语梨花上,错认徐熙旧画图。

五日小春休屈指。花发西轩,早已传春意。应为高堂催燕喜。一枝得得来呈瑞。绮席初开云幕邃。兰蕙腾芳,人生蓬壶里。寿酒满斟那惜醉。锦囊行拜恩封贵。

百战黄尘里,偷閒我亦能。隔墙呼酒友,过渡访诗僧。谩说铜分虎,宁防玉点蝇。千金牍背事,空复愤填膺。

坐却并州骑,行思楚泽渔。斯亭着斯客,斯意竟何如。

秦云攀窈窕,楚桂搴芳馨。五色岂徒尔,万枝皆有灵。仙谣天上贵,林咏雪中青。持此一为赠,送君翔杳冥。

云溪高隐卧烟霞,默饮阳晶与月华。雾敛丹台生瑞草,云收灵腑结琼葩。青龙吐火烹金茗,白虎跑泉溉玉芽。龙虎媾交功九转,刀圭一粒捧丹砂。

柄似蟾蜍股样肥,叶如蝴蝶翼相羌。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醉境直连梦,朦胧暗自猜。行阶方识雨,讯客始知雷。湿柳数声滴,泫花一朵开。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时栽。

频乘信州船,屡泊云锦驿。登临有胜绝,偃蹇费收拾。令君名能诗,公事多暇日。傥可付篇章,大胜资粟帛。

秋阴满一川,刈获在渔船。及此为农日,空知惜老年。水村连白鸟,溪屋覆青烟。日暮闻舂急,生涯亦可怜。

门横路断竹为篱,雪色漫漫瓦屋稀。黄领青腰墟市罢,尽沽红酒夕阳归。

春前桃李谩纷纷,梅后冰标独有君。莫将今日推明日,要看三分到七分。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眼睛里放光,鼻孔里出气。饱饭快活屙一堆,超过瞿昙亲授记。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终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