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怀古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作品评述

《台城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江悠悠王气沉,
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
鹳鶂夜鸣秋色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禹锡对古代台城的怀念之情。他感慨地说,清澈的江水依旧在流淌,但昔日的王朝气象已经沉没不见。六朝的辉煌历史和遗迹如今在何处寻觅呢?宫墙已经隐约地围绕着荒凉的野泽,孤鹳和鹭鸶在深秋的夜晚孤寂地鸣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台城的景象,表达了刘禹锡对六朝遗迹的思念之情。台城是指古代的建康城(今南京),曾是六朝时期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刘禹锡以清江悠悠、王气沉这样的形象语言,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王朝的消逝。他对六朝遗事的感慨和追忆,使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凄凉之感。

诗中的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鹭夜鸣秋色深,描绘了台城的衰败景象。宫墙已经残破不堪,环绕着荒凉的野泽,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去。孤寂的夜晚,孤鹳和鹭鸶的鸣叫声在秋色中回荡,更加凸显了台城的凄凉和寂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刘禹锡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六朝文化的怀念之情。它既是一首怀古之作,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光辉历史的敬仰。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火轮方击毂,风剑已飞芒。

晨起开门雪满簪,东岗一径得幽寻。断云残雨岁华晚,丹实碧花秋意深。林下已悲身老病,人间犹与俗浮沉。床头小瓮今朝熟,又唤邻翁共浅斟。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屹削厥方,风云斯所。险邑有宫,侐侐俣俣。清酤在寻,录眷在下。于俎献兮,则莫我吐。

伤禽我是笼中鹤,沉剑君为泉下龙。重纩犹存孤枕在,春衫无复旧裁缝。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自言并食寻高事,唯念山深驿路长。公无渡河音响绝,已隔前春复去秋。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钿箜篌。婢仆晒君馀服用,娇痴稚女绕床行。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凌风倒握瘦藤枝,来探坡仟浣墨池。染污一身难洗雪,到家莫使子云知。

有田二顷复何求,长恐斯言久不酬。青篛正堪烟雨笠,白文终返水云裘。相亲多谢风标子,可款岂无潇洒侯。更下疏帘对君弈,要观都大出棋州。

潇洒幽轩好,清间令尹才。庭虚走泉响,门静对山开。夏可捐班扇,风如到楚台。羡君成吏隐,终日远纷埃。

忍泪潜窥镜,催归懒下阶。临去不胜杯。为郎回一盼,强兜鞋。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便觉寻春负一筹,老怀无复少年游。茶桑天似鹅黄酒,杨柳花飞狐白裘。试问独醒观众醉,何如一笑失千忧。不知多少人间事,付与溪声自在流。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三年南海清心坐,一任东君冷眼看。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笥。(ss〗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箭耳。)多好

名园探梅时,粉苞才半开。如逢姑射仙,偃蹇下瑶台。孤洁自天赋,肯听东君媒。别来今几日,雪片点苍苔。玉笛谁家子,喷月一声哀。可惜飞幽馆,不上美人腮。柳条忽萌动,春风原上回。芳菲已后归,百卉胡颜哉。转首鶗鴂鸣,殷红乱成堆。却来绿阴下,青子荐琼杯。

诗法究源委,今古有正传。寥寥风骚后,谁定执此权。杜韩到黄陈,刃藏牛无全。愧我蟁负山,良夜卓两肩。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史君承诏出黄扉,急桨翩翩画鷁飞。天上鹓鸾惊暂别,江边猿鹤喜频归。列城将吏瞻戎节,夹道乡人看锦衣。今古蓬莱足吟咏,更留风月待珠玑。

山林自多趣,况此晴和时。我友贲然来,相娱以琴诗。仓庚遗好音。薰风发清吹。悠然与心会,安能遽忘兹。

西风不落,薄衾孤枕,记起花时些个。宿愁新恨两关心,说道理、分疏不可。别愁如絮,佳期何在,古屋萧萧灯火。打窗风雨又何消,梦未就、依前惊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