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二)折桂院黄云观》
拼音和注音
shòu shū bǐ hé rén , xìng zì bù zú xi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何人:什么人。
姓字:姓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xìng zì,释义为姓氏和名字,犹姓名。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