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寺小憩

寂历少林壁,酸寒饭颗山。
相逢如有旧,示我亦无还。

作品评述

《枫桥寺小憩》是宋代诗人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寂静的少林寺壁上,酸寒的饭粒散布在山间。相逢时仿佛有旧情,但示意我再也不能回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枫桥寺小憩时的情景。诗人描述了壁上的静谧以及饭粒散落在山间的景象。他与他人相逢时感到仿佛有一种熟悉的情感,但同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过去。

赏析:
《枫桥寺小憩》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触动。诗中的枫桥寺是一个宁静的场所,少林寺壁的寂静象征着静谧与宁静,这种静谧与自然环境的交融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酸寒的饭颗山则映射出生活的艰辛与平凡,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幻。诗人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与他人相遇,仿佛有种熟悉的情感,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过去,这种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流淌。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情景和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诗词推荐

丹青百丈鹅溪绢,缥轴南郊大礼图。官隶威仪犹是汉,山河风景已非吴。秋阴汾水年年雁,月黑连昌夜夜狐。辇路莫惊荒草暗,鮧膏灯灭出金凫。

垂虹夜吸吴侬水,画鷁朝飞张翰里。护客归来玉节闲,隐隐春光动浮蚁。倾盖鲈鱼故交砺,可人森父佳元理。著我中间醉却醒,旧管新收几年纪。

荒林几点隔江山,犹是离心落照间。从此邗沟自明月,寒鸦无数夜飞还。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斗粟折腰真鄙夫,且图一饱似侏儒。渊明欲赋归来引,未免弦歌预计谟。

桑椹垂红似荔支,荻芽如臂与人齐。夜来水落知深浅,看取芭蕉五尺泥。

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

当年许与有谁知,人忽邱陵我独悲。逊国曩时犹易耳,不应留剑使心欺。

鹳鸣早合迁崖际,渔唱先教集岸隈。见说高楼如小舫,呼号声杂怒涛豗。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其後有李宽,鸡鹄非同音。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徐邈频中圣,刘伦善祷神。醉乡存古意,老景笑时人。岁晚独无褐,日高犹未巾。从遭长官骂,或与达生伦。

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月近中秋白,云随落日横。途穷暗客来,岁晚见交情。念旧伤存没,忧时尚战争。西风催起柁,鸥鹭莫寒盟。

官焙春绿入贡时,担头猎猎小黄旗。甘香不数尝阳羡,密侍天颜喜可知。

客中颇觉身无事,徐步西村引兴长。茅舍竹篱分向背,麦畦麻棱间青黄。少妇乘时方煮茧,老翁择日又移秧。农家满眼皆生意,应是无心出此乡。

蜀山突兀接青天,郑公故宅城相连。深深古木哀黄鸟,漠漠荒烟哭杜鹃。舞罢遗钿流水外,战余折戟落花前。将军好武通文墨,割据操心未必然。

一片花飞春已暮。那堪万点红雨。白发送春情最苦。愁几许。满川烟草和风絮。常记解鞍沽酒处。而今绿暗旗亭路。怪底春归留不住。莺作双。朝来引过西园去。

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

穿人鼻孔,换人眼晴。都来只是这一句子,如何见得,题目分明。

神仙铸剑本无硎,岸石班班尚铁鉎。天上少年仍狡狯,不须还尔对方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