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赐诗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
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
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
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
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
御酒飞觞洽,仙闱雅乐张。
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愿罄公忠节,同心奉我皇。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赐诗》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
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
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
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
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
御酒飞觞洽,仙闱雅乐张。
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愿罄公忠节,同心奉我皇。

诗意:
这首诗是萧嵩写给唐朝左丞相璟、右丞相乾曜以及太子少傅乾曜的赞美之诗。诗人赞美了他们对于治理国家的才能和贡献。他们审慎选择有才华的人担任重要职位,推动了唐朝的繁荣。他们致力于学问和道德的探讨,同时也倾听了老谋深算的大臣的建议,亲自辅佐贤才,并为皇帝带来了荣耀。他们不仅注重礼节和仪式,还举办了雅乐和宴会来庆祝和传承皇权。诗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坦言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能尽力以报答皇恩,并与他们一起为国家效力。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和感激的口吻写了唐朝左丞相璟、右丞相乾曜以及太子少傅乾曜的贡献和才能,将他们与康乾盛世的国家繁荣联系在一起。诗中展示了唐朝统治者审慎选拔有才干之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并借着对自己能力的自省,表达了愿意与他们齐心协力为皇家和国家尽心尽力的决心。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赞美的情感,并展示了人才选拔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兰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并无治国之能,凡事唯唯喏喏,从无见解,后改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萧嵩致仕,此后在家安享晚年。天宝八年(749年),病逝家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萧嵩的生平

早期事迹

  萧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会稽贺氏之女为妻,与陆象先是连襟。当时,陆象先担任洛阳尉,又是宰相之子,士人争相结交。而萧嵩尚未出仕,无人关注于他。后来,一个叫夏荣的人善于相术,对陆象先道:“您十年之后能位极人臣,但不如萧郎一门尽贵。”

历任官职

  705年(神龙元年),萧嵩担任洺州(今河北永年)参军事,深受刺史桓彦范的器重,后被河北黜陟使姜师度表奏为判官。

  710年(景云元年),萧嵩改任醴泉尉,被中书侍郎陆象先引为监察御史。次年,陆象先拜相,便引荐萧嵩为殿中侍御史。

  713年(开元元年),萧嵩擢升中书舍人,与崔琳、王丘、齐浣同列,虽学识浅薄,但却受到紫微令姚崇赏识,历任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
节度河西

  727年(开元十五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生擒刺史田元献,夺取城中辎重,而回纥也杀死河西节度使王君毚,河西陇右震动。唐玄宗便任命萧嵩为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

  萧嵩将裴宽、郭虚己、牛仙客招至幕府,又任命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安定河陇地区。不久,萧嵩使用反间计,挑拨悉诺逻恭禄与吐蕃赞普的关系。最终,悉诺逻恭禄被赞普诛杀,吐蕃国力从此衰弱。

  728年(开元十六年),吐蕃大将悉末明再次攻打沙洲,被张守珪击退,又被陇右节度使张志亮击破。八月,萧嵩又命副将杜宾客在祁连城下与吐蕃军交战,大败敌军。捷报传来,唐玄宗任命萧嵩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担任宰相

  729年(开元十七年),萧嵩兼任中书令,并遥领河西节度使,后又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进爵徐国公。当时,萧嵩的儿子萧衡为驸马都尉,萧嵩夫人则被玄宗称为亲家母,恩宠备至。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逝,萧嵩便推举韩休为相。韩休拜相后,刚正不阿,与萧嵩意见不和时便发生争执,甚至闹到皇帝面前。玄宗将二人一同罢相,改任萧嵩为尚书右丞相,而韩休则为工部尚书。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萧嵩拜太子太师。

安享晚年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因贿赂宦官牛仙童获罪。李林甫素来忌惮萧嵩,便趁机揭发萧嵩用城南庄园贿赂牛仙童一事。萧嵩因此被贬为青州刺史,不久又起复为太子太师,随即致仕。

  萧嵩辞官后,在家怡养天年,种花养草优游自乐,而且家财富足,子孙显贵,士人都非常羡慕。749年(天宝八年),萧嵩病逝,终年八十多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萧嵩的轶事典故

虚有其表

  唐玄宗曾经很看重苏颋,欲任用他为宰相,但不想让左右之人知道,便在夜间命正在值宿的中书舍人萧嵩写诏书。萧嵩写完后,玄宗见上面有一句“国之瑰宝”,便道:“苏颋是苏瑰的儿子,我不想使用他父亲的名讳,你替我改正过来。”又让人撤出帐幕中的屏风给萧嵩使用。萧嵩惭愧恐惧流出了汗,很久时间不能下笔,最后只改成“国之珍宝”,别的都没有更改。萧嵩退出后,玄宗将他起草的诏书扔到地上,道:“真是虚有其表。”

改任右相

  萧嵩请求致仕,玄宗安慰道:“我没有讨厌你,你何必要走呢?”萧嵩道:“我担任宰相,爵位已到极点,幸好皇帝没有讨厌我,我才能辞官。如果皇帝讨厌我,我脑袋不保,又怎么能够自己选择去留呢?”言罢泪流不止。玄宗感动的道:“你说得很实在,我还没考虑好该怎样决定,你先回家,晚上应该有使臣去。如果没有使臣去,早晨你正常来上朝。”当夜,高力士到萧府宣诏,改任萧嵩为右丞相。

萧嵩的家族成员

父亲

  萧灌,官至渝州长史。

儿子

  萧华,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袭爵徐国公。

  萧衡,官至太仆卿,娶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

孙子

  萧恒,萧华之子,官至殿中侍御史。

  萧悟,萧华之子,官至大理司直。

  萧勘,萧衡之子。

  萧复,萧衡之子,官至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萧巽,萧衡之子。

  萧升,萧衡之子,官至太仆卿,娶唐肃宗之女郜国公主。

  萧鼎,萧衡之子,官至蜀州别驾。

诗词推荐

片云如雨卷西风,绰尽遮阑眼力雄。远水半连晴汉碧,暮霞全借夕阳红。姓名未得联诸子,鬓发皤然已一翁。欲识翠微诗外意,岂徒忧国愿年丰。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高车驷马笑鸡栖,亦笑糟糟与汨泥。鲁酒得间聊复饮,晋舆投老偶然题。春冰自水收新悟,雨矢无乡悔旧迷。尚有平生山水癖,未妨游戏向京西。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曾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好花赋与本天才,料得灵根天上来。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紞鼓吴门彻曙开,郡人还喜邓侯来。政成岁稔庭无讼,谁伴南园举宴杯。

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商量秋思是寒螿,将息荷花得早凉。五岭从来说炎热,朝来已怯葛衣裳。

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声。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

薰风时候。芍药披晴昼。天上玉阑干,展一枰、天家锦绣。汉宫唐殿。嫔御逞妖娆,飞燕女,太真妃,一样新妆就。黄金捻线,色与红芳斗。谁把绛绡衣,误将他、胭脂渍透。晚风生处,襟袖卷浓香,持玉斝,秉纱笼,倚醉听更漏。

园林萧洒闻来久,欲访因循二十秋。今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

白玉楼台第一天,琪花风静彩鸾眠。谁人得似秦台女,吹彻云箫上紫烟。

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莫疑造物收功晚,自是阳和著意深。且具黄鸡倾白酒,更求青李与来禽。扫除万古穷通想,付与南薰一弄琴。

鬓拢春烟湿翠翘,石榴裙幔袅纖腰。绛唇不敢深深注,却怕香脂污玉箫。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须臾万瓦清露湿,仿佛一轮丹桂孤。独酌人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天公岂相撩,馈以万顷玉。朝来一堪煮。茗碗荐新菊。窗中有佳致,一水卧寒绿。城闉閴在眼,况复见岩谷。相过二三子,共喜醅翁熟。狂歌且暂醉,夜半还秉烛。犹胜杜陵翁,山中掘黄独。

堆青仍积翠,山与水俱奇。毫发渔船远,寻常草舍卑。喜君真好学,索我细题诗。卷轴频舒卷,明窗肯见思。

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景福寺题》)

巾舄行歌接梵筵,偶来松下草芊芊。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处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