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湖南汪仓十首

百万喁喁日苦饥,左餐右粥转欢嬉。
也知振廪非私惠,端为皇家爱本基。

作品评述

《寿湖南汪仓十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以湖南官员汪仓的寿辰为题材,描绘了百万人民因饥荒而苦苦挣扎的情景,以及皇家对汪仓的关怀和赞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寿湖南汪仓十首

百万喁喁日苦饥,
左餐右粥转欢嬉。
也知振廪非私惠,
端为皇家爱本基。

中文译文:

百万人民喧嚣不息,日夜受着饥饿之苦,
左右只有些许稀粥,却转为欢娱的场面。
他们知道所得的救济并非个人的恩惠,
而是皇家对于基本民生的关怀。

诗意和赏析:

《寿湖南汪仓十首》以湖南地区的饥荒为背景,描绘了百万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中的景象。他们饱受饥饿之苦,生活艰辛,但在汪仓的努力下,他们得到了一些稀粥,转而体验到一丝欢娱。这种情景既反映了民生的困苦,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诗中的"振廪"指的是皇帝兴办救济粮仓,以解决人民的饥荒问题。作者通过这两个字表达了他对于皇家的赞扬,认为皇帝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对基本民生的关怀和爱护。这种关怀与爱护是基于人民的需要和皇家的责任,体现了尊重和关心人民的治国理念。

廖行之通过这首诗词,以湖南汪仓的生日为契机,表达了对于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对于皇家善政的赞扬。他通过描绘饥荒下百姓的艰辛生活和皇帝的善举,传递了对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与人之间互助关怀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期望。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一重溪。两重溪。溪转山回路欲迷。朱阑出翠微。梅花飞。雪花飞。醉卧幽亭不掩扉。冷香寻梦归。

老柏蜀人爱,甘棠召南思。领客清樾下,作诗咏歌之。

郁郁行何适,肩肩体寖臞。安人非善宦,甯子是真愚。北化随江枳,东游谢海桴。何须命私驾,危涕避穷途。

拄杖萧然陋庑开,茗花熬绿浅浮杯。清言未到忘言处,正待裴家驿骑来。

两别因循久酿疑,其如老病骨累累。心铭自勒家庭苦,手绠曾悬坎井危。吠雪有声非我累,仰天无愧要相知。交情须看寒松柏,傲尽春风桃李时。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汉代推灵武,将军第一人。祸奇缘蹑足,功大不容身。带砺山河在,丹青祠庙新。长陵一抔土,寂寞亦三秦。

{左冗上加丶右辱}毛吹朔雪,细肋卧晴沙。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湩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日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风云际会少人同,玉殿宣麻出禁中。圣主念亲催赐鉞,老臣们泪痛遗弓。

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比来翰墨场,烂漫多此色。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吾尝期斯人,隐若一敌国。

原头殡御绕新茔,原下行人望哭声。更想秋山连古木,唯应石上见君名。

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工尔添修五凤楼。

旧读恺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中兴文字须公等,容我春山带犊耕。

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廉使端如秤样平,行台非以刻为明。未论汉吏摇山力,且听尧民击壤声。

红炉焰里结冰霜,收拾侬家妙有方,舌本要资云水味,鼻端相助蕨薇香。扫归茅舍閒堆雪,坐照金盘净发光。去去道人成底事,芳滋许我活枯肠。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饭了纵闲适,杖屦涉晴昼。时物破百感,环山献明秀。承宇茂芳桂,追凉风细逗。摘果靡惮劳,聊用引稚幼。

澶渊竟要盟,老莱气安吐。韩范犹自怜,不遂臣西虏。人材系其逢,事业随所附。千载有南董,何啻今视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