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士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作品评述

《赠道士》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姓氏不书高士传,
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
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
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
敝服徒行入市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道士的形象,他姓氏不为人所知,但他的精神特质和风采却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他已经在传承花洞的道教传统,同时也与茅山和蜀山的道士有着联系。他不愿意过多地谈论自己的岁月已经如绛色般苍老,宁愿自称为涪翁,以表明自己对乡土和民间的热爱。他整天卖卜算命,却没有人认识他,他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走进市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道士的形象。诗人用“姓氏不书高士传”来说明这位道士并不追求声名和地位,他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他已经接受了花洞道教的传统,与茅山和蜀山的道士有着联系,显示出他对道教的信仰和修行的坚持。

诗中提到道士懒于谈论自己的岁月已经苍老,更愿意以涪翁自居。涪翁是指涪江的渔民,代表着乡土和民间的普通人。通过自称涪翁,道士表达了对乡土和民间的热爱,并强调了自己不追求名利的态度。

最后两句描述了道士整天卖卜算命,却没有人认识他的情景。这种情况使他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进入市中,暗示他并不追求物质的富裕,而是专注于道教修行和为他人服务。

整首诗词展现了道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坚守道教信仰的精神,表达了对乡土和民间的热爱,并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下水上山腰带州,人家无数起危楼。遨头不用喧箫鼓,只把清诗纪胜游。

松风吹客衣,缥渺凌绝境。古洞不见日,篝灯入幽暝。苍苔晕石花,奔泉弄云影。仙游愿初遂,秋山魂未省。我生有宿约,结屋天柱顶。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後,卧听邻娃笑语归。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踪通。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卓僊在时养琼芝,深根固蒂活人命。憧憧来问此何草,但告渠是唐婆镜。

强拈茶碗对梅花,应是花神笑我多。更取香醪拼一醉,不禁风味恼人何。

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一尊林下醉,此兴谁与同。

才记官来早去官,行人惊说路艰难。行藏用舍何关我,时把尼渊出处看。

劘之道义拯之难,赏我出处好我书。史公副墨问姓氏,屈指首寄虬髯吴。

一室萧然数卷书,三年冷掾出无驴。每因芳草忧鹈鴃,苦咏场苗羡白驹。俗吏何尝知大体,清朝方急用真儒。燕台此去流声实,见说诸公诵子虚。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

客路逢寒食,犹寻御腊衣。群芳须暖景,曨日尚寒晖。余力求闲早,劳生昨梦非。荠花浑似雪,蝴蝶梦中归。

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濂洛十七家,一贯六十四。有寂即有感,槁死笑释氏。无气欲为人,瓦砾弃骸胔。复见天地心,有处起生意。王弼独云元,此语决非是。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村一空。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九原可作尘垂涕,今日前时事不同。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暮秋已误张郎约,冬暮归期又未成。趁取岁前到家好,春来怕有杜鹃声。

物外风尘不梁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