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锺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作品评述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衰容一见便疑真,
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锺山终不忍,
谢渠分我死前身。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寄给金陵的传神者李士云的一封信。王安石在信中表达了对李士云的赞赏和感激之情。诗词主题围绕着李士云的传神之才展开,表达了王安石对李士云才华横溢、艺术造诣高超的敬佩之情。诗词中还暗含了王安石对自己衰老容颜的自嘲和对离开锺山(指官场)的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对李士云的赞美之情,并通过对自己衰老容颜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衰容一见便疑真:
"衰容"指的是作者自己容颜的衰老和不堪,他描述自己一见到李士云就怀疑自己的容颜是否真实。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对自己容颜的自嘲,突显出李士云传神的才能和艺术造诣。

李子挥毫故有神:
"李子"指的是李士云,"挥毫"表示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这句话表达了李士云的艺术才华高超,他笔下的作品有着神奇的魅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欲去锺山终不忍:
"欲去锺山"指作者有意离开官场,不再从政。"锺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官场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离开官场的不舍之情,可能是因为他对政治事务的热爱或者对权力的向往。

谢渠分我死前身:
"谢渠"指的是作者自己,"分我死前身"表示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精神和才能传承给李士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李士云的赞赏和希望,希望他能在自己去世之前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士云传神才华的赞美,展示了王安石对李士云的敬佩和推崇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衰老容颜和离开官场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对功名利禄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充满了对艺术才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杳霭无定状,霏微常满林。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

春色入横塘。变尽凄凉。青梢弄粉雪溪傍。疑是化工偏著意,欲试新妆。玉蓓锁春藏。占断寒芳。他时鼎鼐不须忙。泄漏清香方有思,别是春光。

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质。眇识青丘树。回见扶桑日。烂熳蜃云舒。嵚崟山海出。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荆花开惭少,瓜蔓摘几空。赖有长头子,相从秃鬓翁。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有来同卉枝,亦各不偎拥。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

家住吴王旧苑东,屋头山水胜屏风。寻常梦在秋江上,钓艇游扬藕叶中。

勋华嗟已远,最近莫如唐。祖禹忠于宋,云周监有商。虽然张万目,终未立三纲。贞观初勤恤,开元未怠荒。录忘曲江献,镜惜郑公亡。节镇私斋钺,兵权假贵珰。甫闻平夏蜀,寻又失河湟。历历前朝事,惓惓治世防。几年藏秘府,一日进华光。主圣勤稽古,臣愚值彻章。重瞳悉该贯,呐舌

新池碧甃玉回环,一水来从天柱山。试作流觞拟修禊,兰亭风景坐追还。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

造请非所长,一带每嬾束;揖客虽小殊,亦未胜仆仆。正须驾柴车,归艺东篱菊,故山甘水泉,群饮友麋鹿。百年不堪玩,万事要自烛。小人欺屋漏,吾辈当戒独。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忆我辰州友,英英李宋梁。参差由百拽,怅望到三湘。邂逅书能寄,追随辱未忘。南山如访旧,下有老耕桑。

胸中事简,面上气和。白头随我老,青眼见人多。一身幸且惭愧,千钵相从奈何。曲木床头坐不语,玉蟾推月过星河。

闲官兼慢使,著处易停轮。况欲逢新岁,仍初见故人。冒寒寻到洛,待暖始归秦。亦拟同携手,城东略看春。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岁事行将半,今年又有秋。喜君将漕计,容我厕英游。湓浦古来胜,庐山天下幽。此行殊不恶,莫惜少迟留。

大学真儒耻小成,一源体用要流行。当知万物备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唐时李卫公,铸铁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