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梅

接花莫接南北枝,姑射仙人冰雪肌。
一尘不食自然瘦,红红紫紫糠籺肥。

作品评述

《千叶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石。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内容进行的分析:

中文译文:
千叶梅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梅花是冬季中的一种美丽花卉,它的花枝分布广泛,而且在花朵的颜色上也有所变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诗意。首句"接花莫接南北枝"传达出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部分的美,而是要欣赏整个梅花的美。梅花的枝条众多,不应该只追求其中的一部分,而是要全面地欣赏。

下一句"姑射仙人冰雪肌"通过仙人的比喻,形容梅花洁白如雪的肌肤。这种仙人般的美丽使得梅花更加神秘、高贵而珍贵。

接着的两句"一尘不食自然瘦,红红紫紫糠籺肥"则表达了梅花在冬季中的顽强生长和自然的瘦削之美。梅花不需要食物的滋养,却能在严寒的冬天中茁壮成长,这种坚韧和无畏的精神给人以启示。

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生命哲理的思考和赞美。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启示。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旧迹固蓁莽。胜概犹出众。前年谪商於,过此方忧恐。无暇濯溪泉,恻恻心甚痛。量移还恩宥,方寸稍放纵。故人孙汉公,勤恳事迎送。柅车得三宿,延我入溪洞。春残尚有蝶,夏首始见蝀。朱樱实颇繁,黄鸟声亦哢。地幽接府署,亭高

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雨悭莼摘后,花发燕飞初。张翰平生意,扁舟未可无。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不作梅花一句诗,今年参透老禅机。忽然吹堕纷纷雪,又挽寒香探落晖。

孤舟了不梦邯郸,起凭阑干烟水间。五夜清风鸣鼓角,一天佳月悄江山。客身憔悴衣尘黑,世路崎岖鬓发斑。未决乘流便东下,明朝且复剑门关。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风滞所思。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

子入天台我入闽,归来又见六番春。雁书乏便通巡道,鹤劲长延望叔伦。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年业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

周郎有史才,班马可并驱。纷纷谗谄人,畏君笔削诛。我恨接君晚,要亦君之徒。沈痾积岁月,顾此留须臾。志我圹中石,赖君文不谀。庶乎陵谷变,名字见君书。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相别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子合居官久,今方得隽迟。我侬非不早,老去亦何为。冰玉相辉处,科名未是奇。草柔千万虑,一一要扶持。

忆着宣城郡,能诗李法曹。秋今已过半,梦亦罕相遭。风叶乱无数,雨萤飞不高。独来窗下坐,灯影照离骚。

盛服黎明起,瞻天咫尺东。舒迟寅出日,清淑艮来风。阴尽恰亭午,景长疑再中。初元调玉烛,勉勉圣神功。

莫怕南风且尽欢,湘山多雨夏中寒。送君万里不觉远,此地曾为心铁官。

向重门深闭,永夜孤眠,梦魂飞过。梦里分明,共玉人双卧。粉淡香浓,翠深红浅,是那回梳裹。楚雨难成,巫云易散,依前惊破。无绪无聊,向谁分诉,独语独言,自家摧挫。梦也多磨,更那堪真个。暗数残更,半欹孤枕,对夜深灯火。怨泪频弹,愁肠屡断,伊还知麽。

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柁前。

芳时淑气和,春水澹烟波。滉漾滋兰杜,沦涟长芰荷。晚光扶翠潋,潭影写青莎。归雁追飞尽,纤鳞游泳多。朝宗终到海,润下每盈科。愿假中流便,从兹发棹歌。

襄君前建国。项氏昔棱威。鶃飞伤楚战。鸡鸣悲汉围。年代殊氓俗。风云更盛衰。水流浮磬动。山喧双翟飞。夏余花欲尽。秋近燕将稀。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徒知日云暮。不见舞雩归。

幽窗射明月,寂寞闲素琴。朱弦不改调,抚弄无好音。文诊袭绿绮,明徽钿黄金。君恩一朝异,对此千恨深。

雨时山色深,雨余山意醒。千山万山閒,秋风雁声冷。澄江净秋思,明霞炯秋影。遥想大云心,华觞谁与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