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葛洪川》
拼音和注音
tuān liú jiàn shuǐ qīn tái xiǎn , lěi luò shān yán fú shù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山:指太阳下山。
涧水: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涧水:夹在两山间的水沟的水。
树枝:树木的枝条。
湍流:急而回旋的水流。
苔藓: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磊落:(形)①胸怀坦荡:光明~。②(书)形容众多错杂:山岳~|巨岩~。③(书)形容容仪英武:风神~。
山岩:亦作'山嵓'。险峻的高山。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葛洪川畔试寻诗,圆泽精魂世孰知。
但见野僧相指点,独怜游子转伤悲。
湍流涧水侵苔藓,磊落山岩拂树枝。
我亦赏吟风月尔,人间今古信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