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芋易酒于应求

岷田到死无饥苦,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为嫌惶恨没休时。

作品评述

诗词:《以芋易酒于应求》

中文译文:
岷田到死无饥苦,
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
为嫌惶恨没休时。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人通过用芋头来交换酒的方式,解决了自己酒后饥饿的问题。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机智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首两句描述了岷田(指家乡)的人民勤劳耕作,生活无忧无虑,没有饥饿之苦。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饮酒过后的饥饿感,形容自己醒来又感到了饥饿。然而,诗人并没有选择直接满足饥饿,而是忍耐着空肠,设法以芋头换取酒来解决饥饿的问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酒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他因为时间的限制而感到惋惜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机智和智慧。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传达了一个平凡生活中的小智慧,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智慧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田园恰恰值春忙,驱马悠悠昆水阳。古庙藤萝穿户牖,断碑风雨碎文章。真人寂寞神为社,坚垒委蛇女采桑。拂帽村帘夸酒好,为君聊解一瓢尝。

平湖静处朱阁,垂柳深中画桥。隐几香烟露湿,投竿衣带风飘。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孤童亦复梦槐柯,无德无功用福多。天理乘除当老病,巢源王诀奈群何。

与君同志复同州,少日论文放一头。孝子忧亲双鬓白,痴儿了事一生愁。凌云意气须臾尽,积岁声名取次休。赖明遗编留史笔,几回废卷泪横流。

孰是文之用,兹其道所藏。典谟书浑浑,晁董策洋洋。唐宋建长策,韩欧蹈大方。过庭诗礼次,归更议其将。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水淋槽满舂应响,人降槎登网自沉。万事低昂惟两势,乾坤阖闢个中寻。

万物尽熙熙,郊天礼毕时,安边文教远,过海赦书迟。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茅堂自歌咏,何必向丹墀。

丹顶低回疑舞水,雪翎高展欲排云。也知尔得闲中趣,较得能闲更几分。

近社当有雨,至是终无之。家贫久无酒,忽有社酒持。万事不可料,人生难前知。穷山旱已甚,园草日就萎。重九倏复近,眷焉顾东篱。稼穑不我与,灌此青蕊枝。幽赏心所寄,曾不忧朝饥。果茹愧云鲜,聊兹抚幼儿。扁舟欲有适,矫首空遐思。

皓魄埋云未肯收,佳娥寂寞为谁羞。可怜数点不多雨,误却一轮无限秋。急扫妖氛天外去,莫教微影暗中流。终当永夜清如水,我为停杯便倚楼。

石滩江上一诗仙,家住双清小有天。句里出奇超象外,人閒无事到吟边。读骚长在滋兰畹,如客多留种秫田。见说尚参颜栾处,今时谁似若人贤。

疎篱遮竹竹难遮。卧向溪流一桁斜。绿底睡凫应自爱,起来摇翅各成花。

久雨初晴喜欲迷,青鞋踏偏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丽日凝丹阙,光风拂紫闱。欲知春色早,先上赭黄衣。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天上张公子,诗轻万户侯。驾车追熟路,顺水放轻舟。化鹤惊何远,藏山散莫收。可人秋浦掾,著力为冥搜。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