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巢

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
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
燕亦何所闻,乃於我乎馆。
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
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
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
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稈。
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
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
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作品评述

《燕来巢》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儿回到巢穴,
我贫穷无家可归,只能寄居在乡村间的荒凉小屋。
篱笆边有三间房子,月光照耀下显得空荡荡的,
寒冷的天空并不关心我。
燕子不知道我的困境,
竟然在我这个简陋的屋子里筑巢。
难道因为菊花还没有开放,
所以只好在竹子上停留?
我不去拜访富家子弟,
宁愿陪伴老人度过晚年。
这种想法似乎很受欢迎,
但也可能是我懒散的表现。
我所需的只是半块黏土,
不费一捆稻草。
云和风从何而来,
让我的住宅没有了缓慢的节奏。
请你努力,老人和老太太,
坐在宽敞的席子上,享受温暖的时光。
主人应该庆贺成功,
用晴朗的天空来祝福。

这首诗以贫困的主人公为中心,表达了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的冷漠态度。诗人自嘲地描述自己的贫困和困境,但又表达了对世俗财富和权力的不屑和反抗。他赞美燕子选择了他简陋的屋子筑巢,暗示自己宁愿与贫穷为伴,也不愿追逐虚浮的富贵。诗中的主人公拒绝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他坚持简朴的生活方式,不愿受到外界的束缚和压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和价值观。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态度,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整首诗以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独立的个性,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格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少陵哦后牧之□,□□篇章可谓过。真是能专诗笔否,似应无奈菊花何。雁来秋老江湖落,病感风寒涕唾多。自古死生元有命,满斟且复醉颜酡。

短袴长衫白苎巾,咿咿月下急推轮。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

我爱仙居宰,接人推至诚。一官崖岸绝,百志惠慈生。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麦熟蚕将老,晴须雨不宜。频年荒已甚,一饱此为期。陛下故勤理,尔民无怨咨。磨鎌亦装簇,晴日会当披。

潇洒藏修处,琴书与画图。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楚楚临轩竹,青青映水蒲。道人能爱静,诸事近清枯。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闲客幽栖处,潇然一草庐。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按剑心犹壮,琴书

灯窗仍有卷披黄,此地重来似故乡。安得清江都是酒,胜金满屋笏堆床。

谁道秋期远,正旬浃、双星相见。雨足西帘,正玉井莲开,寿筵初展。麈尾呼风袢暑净,那更著、纶巾羽扇。殢清歌,不记杯行,任深任浅。湖边小池苑。渐苔痕竹色,青青如染。辨橘中荷屋,晚芳自占。蜗角虚名身外事,付骰子、纷纷戏选。喜时平、公道开明,话头正转。

渐放秋风晚,花无烂漫香。浅深红似锦,散影在沧浪。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空斋蒸柏叶,野饭

爱春留得琼英在,添竹扶将翠蔓高。更着金沙相间种,主人四壁锦周遭。

壁立双台百丈余,如何竿线掷空虚。时人不会先生意,只钓清名不钓鱼。

兹山自开辟,有此一泓泉。姓自章而立,名因赵以传。源从番水出,地与瑞峰连。寄语山中友,临流着数椽。

云影昼沉沉,云边草径深。树为幽鸟宅,山是隐人心。静室无他物,清风寄一琴。调高唯自识,不问有知音。

缓有用有体,事须明眼看。用欲行而宜,体则偏於缓。射审固而发,斯理一以贯。仁静寿可占,巧历那得算。

竹圃云斋谢病还,更将禅号拟香山。诏恩叙旧君何让,从古英贤不得闲。

五十年来命压头,即今残发不禁愁。乱鸦阵起霜天晚,落叶声乾古渡秋。小市啜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一身自处穷如许,幸是无因为国谋。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去家如昨日,节物转头非。风处绿自舞,雨馀红顿稀。野桥平水过,村路蹑花归。趁得酴醾在,筝琶拂旧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