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宗良国将以近作见示且致知己之感有答一章》
拼音和注音
nà cóng dì zi míng luán yù , qiě xué shū shēng kàn wū li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帝子:帝子dìzǐ帝王的子女
鸣銮: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行卷初开喜欲狂,看来字字挟风霜。
那从帝子鸣銮玉,且学书生看屋梁。
忆旧明珰投汉渚,怜才清梦绕吴阊。
知君岂少南州誉,误信王生齿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