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作品评述

满江红·中秋寄远翻译及注释

翻译
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应该有很多白发。
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

注释
寄远:寄语远人。就词意看,这个远人可能是词人眷恋过的歌舞女子。
“但唤取”两句: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按:此暗用吴殊中秋赏月事。玉纤:洁白纤细,指美人的手。横管:笛子。
冰壶:盛冰的玉壶。此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玉斧修时节: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
“问嫦娥”两句:想来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发。此暗用丰商隐《嫦娥》诗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孤令:即孤零。
“云液”四句: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云液满:斟满美酒。琼杯:玉杯。咽:指歌声凄清悲咽。
“叹十常”两句:叹明月十有八九津人心意,欲圆还缺。此即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水调歌头》)之意。磨:修磨,指把月修圆磨亮。
“但愿”两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此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看承别:别样看待。

满江红·中秋寄远鉴赏

  此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上片就中秋月这一面来写,主要展现词人的飞扬意兴。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为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此韵一扬一抑,起伏有致。接韵借用前人故事,写词人由西楼待月而请美人吹笛唤月,这就为中秋月的出场蓄足了势。三韵正面赋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写得气势酣畅。在这里,词人采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界,则月色的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可感。又采用了一个玉斧修月的神话,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也形容了出来。这里的“谁做”、“最怜”二词,不仅显出了词人对此中秋月的无比赏爱之情,而且形成了相当空灵的意境。上片末韵由无边的月色回转到月亮本体,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有没有愁恨,这也是古代赏月者在神话时代容易产生的绮情。但是通过“应华发”的自答就可以发现。词人在这里问讯娠娥的目的,并不止于发一发严格古典男子的绮情幽思,而有借之诉愁的用意。这就使上片的词情至此气脉暗转,为下文抒发别恨调好了调子。

  下片开始,词人先用状写满天月色的“云液满”一句承上启下,然后展现自己在月下酣饮欢乐的情状。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这是最令词人愉快的场面。但是词人的心意匀不在此,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这一叹息,是承接着苏轼《水调派头·明月几时有》而来,其中不能不含有苏拭词中对于“月圆人不圆”的恨意,但词人此句意思显然又有所变化,词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的遗憾。“但愿”一韵,更明显地折向题目,表明尽管词人理解人事的不如意不可改变,但还是衷心地希望能够与所爱者长相聚,就像词人希望此夜月色好景能够长久护持一样。由此“不讲理”的态度,读者可以洞见词人内心的痴情。而“人情”一句,虽像是对于人间常情的遗憾却实际上是指向词人所痴情的那个人。意谓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这样的口吻,使得词人的内心幽怨苦可触及。结韵出入意想,又化幽怨的情感为期待相逢的急切之情。词人说假如能够回到她的身边,词人会将离别时所生的幽恨,转换成劝乐的感受向她尽情诉说。在这样的结韵里,词人的入骨痴情和体贴怜爱的幽绪,被传递得婉转动人。表达词人内心隐藏着的无限痴情。真豪杰,其志过人,其情也必过人。

满江红·中秋寄远创作背景

  《满江红·中秋寄远》作于末孝宗乾道中期(1169年前后),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词中女子的身份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与辛弃疾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即情人,一说是辛弃疾的妻子。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

满江红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遗两仙同校书。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齐房比邻数相说,听公清谈胜饮酒。

满江红

踪步龙山颠,放舟龙荡口。群然雁鹜行,杂之牛马走。我拙不能诗,我病不能酒。试问赏花人,还有菊花否。

满江红

弃家锦宫城,结屋庐山前。退鷁空悠悠,冥鸿自翩翩。吟章一倾盖,见赏朱丝弦。及此再承晤,交情重缠绵。冥赏富云壑,清听穷风泉。攜壶流雪台,吹笙落星船。重阴閟华景,平陆成修川。君应有先识,化鹤不待年。重来访旧隐,满目空悽然。琴书竟奚属,诗画知谁传。拊怀重感叹,回首

满江红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满江红

白露湿庭砌,皓月临前轩。此时去留恨,含思独无言。

满江红

顶中玄发已成丝。回首不如归。浪宕人间,蹉跎岁月,清梦绕西池。百年光景无多日,七十古来稀。物外闲身,眼前尘事,休把误心期。

满江红

路入溪声远,秋深树影稀。涧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肥。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满江红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苹。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祗有鸣埚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满江红

忆同仲春月,冒雨过穰亭。聊酌山酒别,独吟夜灯青。明朝上岭路,群岫张云屏。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经。绿竹间红萼,紫藤垂千扃。春塘水决决,野老发星星。田父相与至,里言尚可听。始闻丹砂岑,遂识五垅形。傍瞻禹汤迹,竞信庙貌灵。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暗沾衣裘湿,时袭

满江红

渺渺平田水满湖,早秋天气雨晴初。滩声赴壑如相竞,鸟影凌空半欲无。未采蘋花怜寂寞,旋栽松树见扶疏。经过自与行吟约,未觉何颙此兴孤。

满江红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满江红

晓来楼阁更鲜明,日出阑干见鹿行。武帝自知身不死,看修玉殿号长生。

满江红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当彼戮辱时,奋飞

满江红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

满江红

忆初谋食广汉城,同时偶得三益友。心将金石许平生,但笑纷纷翻覆手。人言兄弟性稍异,朝暮追随祗诗酒。而今星散各参辰,空馀孤月照窗牖。少城咫尺有张侯,素书频得问安否。蒲节三月不厮见,梦绕锦屏山下走。更怜吾子别经年,幽怀郁郁无由剖。况兹来书又东去,万里严风吹马首。

满江红

一时议论动诸公,有诏西来玉节东。又见清朝更大化,好趋丹陛奏孤忠。片云不隔梅花月,一雪翻成柳絮风。把酒莫辞今夕醉,明朝车马去匆匆。

满江红

碧燕幡长彩树新,寝门瑶佩庆初春。邦家累善钟储贰,皎皎重晖在璧轮。

满江红

初疑邻女施未染,又似宫嫔剪彩成。白白红红千万朵,不如雪外一枝横。

满江红

眼中有此妖娆色。花中无此风流客。一月一番新。一年都是春。盈盈花上月。几度圆还缺。不去卷金荷。奈渠花月何。

满江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