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洵佳的《河北藩镇之祸》
拼音和注音
fèi lì zài yá jūn , tài ē dào chí bǐ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阿: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3.喻权柄。
废立: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旧君立新君。废弃或存置。
太阿倒持:倒拿着太阿(宝剑名)。比喻把权柄给人家,自己反而受到威胁或祸害。
张洵佳
不详
原诗
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
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
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
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
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
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
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
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
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
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
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