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祀灶令人富,相传阴子方。
安知田至孝,非在荐黄羊。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阴子方》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富有孝道的贤者的形象,以及祭祀灶神的故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祀灶令人富,相传阴子方。
安知田至孝,非在荐黄羊。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富有孝道的人物——阴子方。他通过祭祀灶神,使家庭富裕兴旺。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评判一个人是否真正孝顺,是否真正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孝道的讴歌和赞美,以及对阴子方这一榜样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阴子方的形象,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祭祀灶神被视为一种孝敬的表达,而且据说这个仪式能够带来财富。诗人以此说明,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行为,更是内心真挚的孝敬和关爱。阴子方的例子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并不仅仅是传统礼仪的执行,更是一种真实的情感和关怀。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孝道的赞美和推崇,同时也提醒读者要真正理解孝道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虚礼,更要体现出真挚的情感和关怀。这种追求孝道的精神与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重视和传承,这首诗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现了孝道的美德和力量。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昔公安在见何晚,宁欲霜埋不受春。不是三生曾一面,宁堪开向世间人。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鉤文。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臣闻帝舜优圣域,臯陶大禹为其邻。吁俞敕戒成黄要,垂覆后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不会溪堂老居士,更谈桂子是天香。

便斋素迫隘,为敞一轩清。畏暑不能到,好风常自生。簷牙透山色,砌脚逗泉声。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适情。

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应有水仙潜出听,翻将唱作步虚词。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山月转松影,涧泉鸣夜窗。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敌国终亡灭,边城合受降。晨钟发秋思,同梦绕三江。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东汉有两士,才智炫一时。三公往访事,卧痾亦见辞。伟明独不然,小道安取兹。斯人似水镜,与世破昏疑。忧国不为身,百世那可欺。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

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修柟列翠幄,长松偃高盖。地褊景逾宽,处约志弥泰。谁知坐啸间,心游万物外。

玉案珠帘翡翠屏,焚香夜诵蕊珠轻。月明鸾背飞琼过,少驻花阴带笑听。

花样精神月样妆,妖魂不以近忠良。如何凰阁平章老,欲事宫中妩媚娘。

好池亭,华丽於中莹。善修外景。装成内景。这两事、谁能省。谨按黄庭缉整。表里通贤圣。水心炎炎,火焰猛劲。溉练出真清净。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排闼者谁欤,冶容_服,宝髻珠璎。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_延第一次西京。姚魏是知名。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浩浩云横坞,霏霏雨不收。野桥人少度,寂寞卧清秋。

巩响渐依阶砌下,萤光乱出草莱间。炎蒸散尽人轻健,从此篮舆数往还。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聚景官梅,皆植之高松之下,芘荫岁久,萼尽绿。夔昨岁观梅于彼,所闻于园官者如此,未章及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