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赤壁下

杜牧谈兵语未公,都将事业付东风。
三江不见刘玄德,已觉曹瞒在掌中。

作品评述

诗词:《黄州赤壁下》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中文译文:
杜牧谈兵语未公,
都将事业付东风。
三江不见刘玄德,
已觉曹瞒在掌中。

诗意和赏析:
《黄州赤壁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杜牧(字子美)在谈论兵事时的言辞未公开,将自己的事业寄托于东风之中。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战争的力量和变化的大势,意味着作者将命运托付于时势之中。

接下来两句描述了三江(指长江、汉江、涪江)地区不见刘备(字玄德)的身影,而感受到曹操(字瞒)势力已经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对权谋之人的忧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通过隐晦的表达,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当时乱世的忧虑,以及对权力之争的洞察和理解。同时,诗中运用了历史典故和隐喻手法,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内涵,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茜草叶交萱草叶,桃花枝映李花枝。馊风馂雨休相恼,放我水边林下嬉。

玉阶琼室冰壶帐。凭地水晶帘不上。儿家住处隔红尘,云气悠扬风淡荡。有时闲把兰舟放。雾鬓风鬟乘翠浪。夜深满载月明归,画破琉璃千万丈。

院幽庵更小,嘉遁称名尊。展榻殊无地,看山别有门。潮来供菜圃,云过隔城村。了毕如来藏,任他风动摇。

南郡开边古上流,君王侧席用嘉谋。壮怀何止入云梦,雄略行看半九州。风劲鼓声连岸动,雪晴江影与天浮。一樽莫作新亭语,勋业归庸尚黑头。

见说天孙巧一机,银河练就雪争辉。长风吹下三千尺,只恐麻姑合得衣。

故国波涛隔,明时心久留。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南棹何当返,长江忆共游。定知钓鱼伴,相望在汀州。

泉源何従来,山下长溪发。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翠舫迎凉避日行,只随风去不须撑。云移茂树添层影,鱼喜新荷角嫩茎。客有何人从远至,天怜吾辈太清生。功名世上虽为急,弄水搴芳未可轻。

稳唱巧翻新曲,灵犀密意潜通。荷花香染晚来风。相对恍然如梦。有恨眉尖皱碧,多情酒晕生红。此愁不是闲浓。应为仙源倾动。

泥丸本是命根宫,消息临时语话通。大道比来行气术,其余效验藉阴功。物情之理皆清净,造化玄微事莫同。珍重此言深可意,腹中日运鼎花空。

俯仰天上下,尊称唯我独。无物亦无人,本来真面目。

天际何人濯锦归,偏宜残照与晨晖。流为洞府千年酒,化作灵山几袭衣。野烧焰连殊赫奕,愁云阴隔乍依稀。劳生愿学长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

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虽晓。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若於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余。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

门巷如秋爽,轩窗抵海宽。初还绶若若,已觉面团团。引睡拈书卷,偷闲把钓竿。人生快意事,五月出长安。

康乐悟玄机,寂寥此栖息。经翻贝叶文,台近莲华石。

无端雨雪恣痴顽,弱甚东君太失权。一白但为群丑幸,雪消群丑只依然。

由晋以至唐,几人作文字。前有酒德颂,后惟醉乡记。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