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世人住处我不住,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余,未达凡夫开眼睡。

作品评述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尚草庵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人住处我不住,
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余,
未达凡夫开眼睡。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印肃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敬佩之情。作者说自己不居世人的住处,而是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石头和尚的草庵。石头和尚以无私的布施功德,超越尘世的束缚,最终陷入坠落之境。然而,他的灵光却独自闪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他的修行和觉悟远远超越了凡夫俗子,让人们从沉睡中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尚草庵的敬仰之情。通过对石头和尚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修行境界和觉悟。石头和尚舍弃了世俗的住处,不受物质的束缚,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的灵光独自闪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种修行的境界和觉悟,使他超越了凡夫俗子,让人们从沉睡中醒来,开启了新的视野。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修行境界和觉悟的主题。诗人用对石头和尚的赞美来传达自己对佛教修行理念的认同和推崇。通过与石头和尚的对比,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思索人生的意义和超越世俗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万灶连连俨旧屯,朝来喜气袭人温。固知除器须平日,政复毁醪亦至恩。帝紘函春击垒壁,使星回耀照和门。文经武纬君王圣,汗简须公纪治原。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麽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欹枕看山横。

登坛临玉塞,报主荷金戈。汉节当关重,胡笳出塞多。气吞玄朔垒,兵洗白洋波。休信单于款,谋穷伪请和。

泸江东山山更奇,骑鲸飞仙归未归。桃花千树烂春昼,莫作韩子荒唐讥。

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尽道先师今日死,谁知今日是生朝。不知却有何凭据,紫柏黄檀一处烧。

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黄金粲环玦。大寒叵堪出门户,已麾中涓刺漫谒。著作千卷字不同,不希牧守上三公。榻西有酒鹅儿色,鸿音读书句成拍。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闲客。

自古田园活计长,醉敲牛角取宫商。催耕啼后新秧绿,锻磨鸣时大麦黄。桐树着花茶户富,梅林无实秫田荒。狂夫本是农家子,抛却一犁游四方。

云梦南行尽,三湘万里流。山川重分手,徒御亦悲秋。白简劳王事,清猿助客愁。离群复多病,岁晚忆沧洲。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谩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士生不及庆历初,下方元佑当勿疏。请看蛟龙得云雨,岂比鸟雀驯阶除。舍人起视北门草,学士归著东观书。剑外老农亦吐气,酿酒畦花常晏如。

朝随粥鼎蝉腹润,夜掩书帷鳏目眠。无奈暑威侵病骨,起来搔首斗垂天。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前朝相补一官归,东海僧传五字诗。今日蒲轮徵不去,逢人笑指鬓边丝。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闭户头初剃,今来已白头。五侯堂上见,四海定中游。凿井还依砌,栽松欲映楼。人间思虑绝,拥衲任经秋。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