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作品评述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宣城人圣俞的紫毫笔,以及宣城人诸葛高世代传承的书法技艺。诗中提到了这支笔的特点,如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以及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等。与京师的笔工相比,宣城毫被形容为比衣缝上的虱子还要多,有些柔软而尖锐,有些则坚硬而不可屈曲。虽然这些笔能够装饰书桌,但它们只是外表上的装饰,没有实际的用途。这些笔的价格昂贵,但使用时间却不长。相比之下,宣城毫则耐久且经久耐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宣城毫笔的描写,展现了宣城人的书法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宣城毫与京师的笔工进行对比,强调了宣城毫的独特之处。诗人通过对笔的特点的描绘,表达了对宣城毫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宣城毫的特点和价值,展示了诗人对宣城毫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是对宣城毫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颂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月郎众星稀,天高万籁息。草露湿秋虫,悲凄声唧唧。隔窗听鸣机,寒光曙犹织。微物固催人,尤为贫女惜。

吴纱织雾围香玉,八尺银屏画生绿。睡鸭掞氤惹梦长,重城漏板声相续。西风淅淅吹兰唐,云波微茫连洞房。芙蓉腻脸啼秋露,怨绿愁红俱断肠。交河万里知何处,啁哳金鸡报天曙。玉鬃骏马归不归,含情自折相思树。

阳乌且缓浴虞渊,瑞白春花胜腊前。台笠看人争播种,扶犁撩我梦归田。千金何术参医国,十雨从今更问天。斩驻飚游须净供,元宵未暇宝灯燃。

一壑云屏展,江横万里长。渔舟下滩去,寂寞舞斜阳。

嘉月嘉州路,轲峨按部船。山围杜宇国,江入夜郎天。霁引溪楼望,凉供水馆眠。愧君舟檝意,遂欲济长川。

九夏销烦日正长,沉沉虚阁枕横塘。更无尘土侵衣裓,只有荷花度晚香。一道清泉供枕潄,千章古木进风凉。相从时得游佳处,何必持杯玉色光。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摇宋休。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两汉神仙宅,千年道德乡。禅云连野润,巨柏亘天长。陈迹遗萧爽,高风接混茫。凝情丹灶冷,无处问真方。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力侔龙象或难堪,唇比仙人亦未惭。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睡过珍林十日红,起看阳艳欲成空。有情尽付莺和蝶,无恨堪嗔雨与风。原隰望中青一色,栏干凭处意无穷。衰翁晚悟人间事,春去春来岁岁同。

铁砚几磨研,依然萤雪边。薄才遗圣世,无禄尽亲年。多病唯谙药,当寒不识绵。素心期淡泊,冰蘖誓能坚。

专阃威名仰四驰,韬铃秘铧快图披。守江不若守淮阴,御故何如料敌奇。棋墅无惊惟太傅,风寒能护是良医。投鞭那有流堪断,屹立长城报主知。

幽人自爱花,花落恨岑寂。岂悟化工意,褪花方着实。

天公嗔我眼长白,故著昏埃阿堵中。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著篱令恶谁能对,损读方奇定有功。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郁郁千丈松,谁栽荫修路。年祀寖绵邈,斧斤时谬误。皇华重怜恻,霜根辱调护。他日比甘棠,流风继行露。

汉庭遣奠阏氏幕,二月阴山雪未销。行尽黄沙春不见,哀缠碧眼魄谁招。已将厚礼施殊俗,更录专辞入本朝。名马赠归多爱惜,北风嘶处竞萧萧。

觉省他年见一班,老从湖海看春颁。瞻言百里几相及,仰止高山竟莫攀。每事乞公留上策,不才容我着中间。一时公论方当路,愁为丝麻弃蒯营。

墙外濛濛雨湿烟。参差小树绿阴圆。残春中酒落花前。海燕成巢终是客,鳏鱼入夜几曾眠。人间一段恶因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