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作品评述

《竹》是明代徐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窗前风月时,
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拓向溪藤上,
犹觉秋声笔底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风月美好的夜晚,坐在窗前,感受到竹影婆娑的景象。竹子的影子在窗帘上投下稀疏的斑驳,给人以一种宁静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在第二天早晨将这个美景拓印到溪边的藤上,以便将这种秋天的声音带到自己的作品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影和秋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艺术的追求。首先,诗中的“昨夜窗前风月时”,表明作者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感受到了竹子的美丽景象。竹子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以其高洁、坚韧和谦逊的品质而受到推崇。其次,诗中的“数竿疏影影响书帏”形象地描绘出竹影在书房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与夜晚的风月相得益彰。

后半部分的诗句“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则展示了作者的艺术追求。拓印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将自然景物的形状印在纸上,可以永久地保存下来。这里,作者将竹子的美景拓印到溪边的藤上,意味着他想将这种美景和秋天的声音带到自己的作品中。诗的最后一句“犹觉秋声笔底飞”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感受到秋天的声音如同飞舞的笔尖,灵感源源不断地流淌。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美丽景象和秋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徐渭创造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艺术的美妙。

诗词推荐

西昌难作自古传,卓令赵令不作难。二令来时民顿宽,二令去日官余钱。从来美政人难继,二君双美今谁似。卓令已作中都官,赵令也合即缀卓令班。

软熟羞盘馔,芳辛实枕帏。候晴先晒席,占湿豫烘衣。易粟鸡皮皱,难培鹤骨肥。头颅虽若此,虚白自生辉。

济物昔所务,舍耕还自非。骎骎老将至,忽忽意多违。问有王夫子,柴车谢事归。令人三叹息,羞涩向尘衣。

旧俗欢犹在,怜君恨独深。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岁去随湘水,春生近桂林。流莺且莫弄,江畔正行吟。

眉低不愁,眼深非恶。鼻孔累垂,口唇龌龊。月明破夜兮野水怀秋,霁色摩霜閒云投壑。能错落纵横十字兮,妙提一著。

诗成谁与共赓酬,又绿前汀桂若洲。旧友凋零浑似梦,新春萧索亦如秋。阴晴气候惟共睡,今古乾坤只载愁。我与东风俱是客,具绿华屋忌山邱。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山下逢故夫,悲风生罗袂。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

蜀郡路漫漫,梁州过七盘。二人来信宿,一县醉衣冠。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西南如喷酒,遥向雨中看。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槜李曾蜚剸剧声,贰车仍赞虎头城。朱轓小试承流手,要继桐乡循吏名。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

兜羅世界三千刹,重璧棲臺十二城。雲暗峨嵋封古色,日曛鳷鹊溜春聲。莫將蕉葉評摩詰,且撚梅花慰廣平。更憶緱山可憐夜,怯寒誰與伴調笙。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

厌闻世态已如聋,旧雨人来久绝踪。自笑云萍无定止,不图针芥有奇逢。侯门列鼎三牲奉,田舍巾车一鹿容。试问吟怀欲何向,定应羞傍马医钟。

梦时良是觉是非,汲井埋盆故自旖。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兴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我有斗酒,好与君期。徵歌鼓瑟,以乐斯须。来兹未明,去日难追。勉旃周道,毋以后时。

病不禁茅柴酒,寒添着木绵裘。寄语斜川鱼鸟,先生改日来游。

物外无寒暑,从教岁月深。虚间浑属我,宠辱不惊心。贫乐知书味,诗豪借酒吟。山居何所有,万籁奏清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