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

自昔山川致云雨,我今坛筑为焚香。
三回应祷皆如响,始验吾儒道术长。

作品评述

《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古以来,山川常常能够带来云雨,如今我在山上建造了一个祭坛,燃起了香火。我三次祷告,都得到了回应,仿佛山川也在回应着我,这样验证了我修习儒道之术的长久效果。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宓对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的思考。他观察到山川与云雨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通过在山上建造祭坛、祷告与山川互动来验证自己修习儒道之术的成果。诗人体验到自己的祷告得到了回应,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交互为主题,通过山川与云雨的关系以及诗人在山上祷告的经历,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诗人将自己修习儒道之术的成果与自然现象相结合,表达了对宇宙规律和人类信仰的思考。

诗中的“三回应祷皆如响”表明诗人的祷告得到了回应,这种互动使诗人感到自己的修行得到了验证,增强了他对儒道之术的信心。这种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儒学与自然观的融合。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山川与云雨的象征,诗人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并表达了对宇宙之道的敬畏和对个人修行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銮与昨夜宿郊坛,月淡风低彩内寒。密写销金红榜字,宫中日日报天平。

至此始称峡,岸束江龃龉。江势有往还,前山几茹吐。两崖何所争,终古常相拒。水石日夜戛,无所触而怒。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立石如堵墙,中劈才一缕。岸回不见江,舟行无乃迕。舟过其隙中,乃知此其户。还顾始自失,怃然警徒旅。

古寺深山里,高亭万木丛。归云度疏牖,绣岭倚晴空。涧草连阶绿,岩花照槛红。纵非尘世外,无异画图中。

风急滩声乱,云红雪意酣。空庭初霰集,寒砚忽冰涵。天造推移密,人情冷暖谙。江头聊问信,春到一枝南。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为觅出人句,只求当路知。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翠节摩秋云,朱轓映朝彩。欣欣两宾主,济济众僚采。此会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红红白白定谁先,嫋嫋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太簇徽二奏]雍纩在宫,翼翼在庭。灯相休嘉,肃雍和鸣。神嗜饮食,明德惟声。绥我思马,式燕以宁。

金车山重牛难挽,五花嘶出长春苑。太官供顿宴骊山,三郎沉醉归来晚。酩酊马上扶者谁,秀眉照眼两国姨。红香把臂手亦软,三马相倚不敢驰。黄门拥道尽端美,锦衫绣帽春风起。解酲尚恐需余尊,捧把玉卮行复止。最后一马寿王妇,鸾扇夹侍双琼姬。酣酣嘿嘿意自远,恨不醑我渔阳儿。

云衣薄。春晴自有东风掠。东风掠。度听枝上,几声干鹊。曲屏心事新题却。离愁何用堆眉角。堆眉角。今朝莫是,打头风恶。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於身。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私处莫知人。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大中白丞相,昔蹑卫国门。幻作万羊梦,投畀朱崖村。奇谤及师友,{上卫下足}言劝君尊。匪但死不瞑,大是生无根。我尝究初终,要亦无足论。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或从谈笑

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况今客践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

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内知有此名也。重重叠叠。娜袅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是岁闰九月,两作重阳)。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末途潦倒愧知音,幕府重来岁月侵。狂见请缨憎往策,礼容著帽感虚襟。白头久厌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东望故山今有约,清秋应得访云林。

巢燕成归秋景奇,颇容老子醉哦诗。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痛饮何由从次道,并游空复忆安期。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

朝乘日车出,暮载星影还。颠冥朝暮中,出入咫尺间。已觉素志非,更知人理艰。小利专欲速,大德不逾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