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早发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作品评述

《途中早发》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发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隐士生活的自由和无所求的境界。

诗中提到,当天刚开始的时候,中庭上望见了闪烁的明星,鸟儿开始飞动,而人还没有动身。接着,水流起了一层雾气,太阳冉冉升起,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霞。然而,这一切景象都没有引起隐士的关注,他依然高枕无忧,没有人问起他的名字。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大致表达如下:

泛目中庭,望见启明,天色微明,匆忙出发。寒树上的鸟儿开始活动,而寒冷的桥面上还没有人行走。水面上升起一层淡淡的雾气,太阳冉冉升起,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霞。隐士安心地躺在高枕上,没有人来打扰他,也没有人问起他的名字。

这首诗以朴实的笔法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通过描绘隐士高枕无忧的生活态度,诗中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作者以简洁而优美的词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舒适、超然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运用了雕刻般的描摹技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隐士自在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西山隐道室,山光锁葱蒨。松竹意可揖,节润欲入馔。扳携一二友,香火共昏旦。天台坐忘身,笑领吾所眷。

虽得康庄亦好还,每逢沟渐便知难。由来此物非他物,莫道何曾似仰山。

知之修炼法,便是圣中人。有象虚无境,邪缘不见真。恒持功行益,响应甚平均。浑然天地理,大道遍乾坤。

热喝粗拳,佛来也打。临济德山,一时擒下。

知褐冲风立晓亭,无端物物搅诗情。梅边正被寒山恼,又听松梢衮雪声。

独坐年将暮,常怀志不通。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蓬心犹是客,华发欲成翁。迹滞魂逾窘,情乖路转穷。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时来不可问,何用求童蒙。

逊敏工人不可偏,两端相济若韦弦。允怀固是常存养,明善谁知合在先。

木杪照初日,捲帘知晓晴。轩窗无限思,图史有余清。露下蒙花重,风来泛竹轻。何须嫌五斗,持此谢渊明。

晴日暖风时出游,冷烟凄雨便归休。云还樵斧溪边牧,不似畸人得自由。

金珠富贵吾家事,常渴佳期乃寂寥。偶用至诚求雅合,良媒未必胜红绡。

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予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应

为已终成物,为人适丧已。得之以为重,或者深可耻。与其乞墦生,不若蒙袂死。贫赋勿失色,富贵亦勿竞。穷达本无心,安于义与命。人受命于天,颜孟独能正。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欲尽登临兴,惟应杖屦宜。鹗鵰方得意,燕雀彼焉知。黄犬苍鹰去,谁家年少儿。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绛郡滞长材。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朵颐开。

少壮节先著,年侵气不衰。忠虽由父教,清亦畏人知。处世无求合,安时竟数奇。甘泉人物会,一老汉空遗。

重德由来为国生,五朝清显冠公卿。风波久伫济川楫,羽翼三迁出谷莺。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孔门弟子皆贤哲,谁料穷儒忝一名。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客中逢改岁,不解是何乡。时见悬门帖,春风动夜郎。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