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病在已而过在师,脱师离已闷胡芦。
从前学解皆忘却,撞头磕脑愈心粗。

作品评述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者的心理变化,表达了学无止境、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病在已而过在师,
脱师离已闷胡芦。
从前学解皆忘却,
撞头磕脑愈心粗。

【中文译文】
病痛已经好转,但问题仍然留在老师那里,
离开老师,我感到困扰和不安。
曾经学过的知识都已经遗忘,
头破血流的撞击只使我的心智更加迟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学习者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学习的困难和挑战。诗人首先提到了自己曾经的病痛,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困扰和障碍。然后,诗人离开了老师,但他却感到无所适从,感到困扰和不安。这种情绪的表达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师的指导作用。接着,诗人提到曾经学过的知识都已经遗忘,形容自己的学习曲线陡峭,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挫折使他的心智变得愈发迟钝。

整首诗词通过病痛、离师和遗忘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挫折,同时也传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诗人似乎在表达,学习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这首诗词呼唤人们对学习的珍视,鼓励人们在学习中坚持不懈,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延和高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太乙闻。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吴兴学法遍诸华,吾道元无迩与遐。今日谁能留下马,古人犹自酹先茶。肯开燕豆惊流俗,共喜皋比得当家。入手新诗惟重拜,颉颃那得并飞霞。

等闲应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顕该。薄雾依依笼古径。孤峰终不露崔嵬。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营基切城角,列礎出树杪。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缥缈。主人白羽扇,日日上清晓。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晴烟抹阛阓,暮角送禽鸟。语客莫遽归,前林月将皎。

相知四十年,故国与长安。俱喜今辰在,休论往岁难。海鸣秋日黑,山直夏风寒。终始前儒道,升沈尽一般。

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渚。眼波微注。将谓牵牛渡。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圣恩信是过文帝,迁客由来得楚州。吊古有时寻赤壁,采芳终日对沧洲。那堪迟暮番为别,木落江寒望去舟。

世纲缠身未得归,但劳清梦到林扉。高人误作班行看,只是山中一布衣。

秋来瑶海浴婵娟,天上人间又一年。有酒何妨三夜看,无云尚见九分圆。楼台迥忆仙游眼,村落遥思禁曙烟。半柄衔山风露冷,归来清绝不成眠。

六宫春色醉仙葩,绮户沈烟望翠华。琥珀盘生山芍药,绛纱囊佩木香花。

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路接禁园草,池分御井莲。离声轸去角,居念断归蝉。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具僚诚寄望,奏凯秋风前。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湖上桃花坞,扁舟信往还。浦中浮乳鸭,木抄屾平山。

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朴参同。宁声碧眼朱高十,何必携琴下阆风。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只恐偷儿黠,来窥壁上诗。

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杯。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回。

一阳不受群阴壅。残历行间冬破仲。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笑携雨露洒民心,暗聚精神交帝梦。

一剑能清万里尘,谗波深处偶全身。那知九转丹成後,却插金貂侍帝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