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登南山仰天池韵

一上终南望眼空,长安景物画图中。
花间莺避春城仗,林杪僧归晚寺钟。
渭水东流来鸟鼠,吴山西下走蛟龙。
我生自信通仙骨,便欲同乘列子风。

作品评述

《再次登南山仰天池韵》是明代茅大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上终南望眼空,
长安景物画图中。
花间莺避春城仗,
林杪僧归晚寺钟。
渭水东流来鸟鼠,
吴山西下走蛟龙。
我生自信通仙骨,
便欲同乘列子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南山,仰望天池时的景象。诗人站在终南山上,眼前一片空旷,南边的长安城景物尽收眼底,如同一幅画卷。花间的鸟儿因为春城的繁荣而躲避,林中的僧侣在晚钟声中归寺。渭水从东方流来,鸟儿和老鼠也在其中穿行,吴山从西方下来,宛如一条游走的蛟龙。诗人对自己的生命充满自信,感觉自己具有通达仙骨,因此渴望乘坐列子的风,即追求仙人般的境界。

赏析:
该诗词以咏景的形式展现了终南山和长安城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作者对自身修行和追求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终南山的辽阔和长安城的繁华,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壮丽之美。在花间的鸟儿和林中的僧侣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的反应,凸显了春城的繁荣和人文氛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诗人用渭水和吴山的描写,使得诗词具有地域感。渭水和吴山分别代表着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地理特征,通过它们的流动和运行,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流转,增添了诗词的层次感。

诗末的自信和追求,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仙境的渴望。他表达了对自身潜力的坚定信心,希望能够乘着列子的风,融入仙人的行列。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优美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自身潜力的自信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诗词推荐

脉脉无言亦有期,雪中狂杀羽林儿。可怜多少幽奇事,却是东风总不知。

羞娥浅浅。秋水如刀剪。窗下无人自针线。不觉郎来身畔。相将携手鸳帏。匆匆不许多时。耳畔告郎低语,共郎莫使人知。

天雷裂山崖,骤雨翻盆盎。田亩怀政最,草木知治状。使君富经术,暂屈乘一障。黄堂燕清香,比屋醉春酿。文章出指授,学校均幼壮。独我困樊笼,老矣神不王。寻医诗未免,勉力追绝唱。滔滔原夫辈,感此舍人样。旌旗出幽扉,俎豆忽迂访。小摘情益亲,村舂未忍相。蜀叟初不识,汉墨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头树。潮本无心落又生,人自来还去。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老尽东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报国未知效,惟鹈

圩上人牵水上航,从头点检万农桑。即非使者秋行部,乃是圩翁晓挼庄。

驱鹤松门去却回,似知草际有香来。青条红眼才窥煖,拄杖先拚费绿苔。

索索风戒寒,沉沉日藏耀。劝君饮浊醪,听我吟清调。芳节变穷阴,朝光成夕照。与君生此世,不合长年少。今晨从此过,明日安能料?若不结跏禅,即须开口笑。

小池春破玉玲珑,声触帘钩渐好风。閒绕栏干掐花树,春痕已著半梢红。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阔疏方在念,飞盖忽相过。酒缺邻堪觅,诗成子自哦。添羹挑野菜,包鮓就池荷。莫屡辞归去,余樽亦不多。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解后皇华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雨後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中兴天子要人才,当使生擒颉利来。正待吾曹红抹额,不须辛苦学颜回。

莘野隐於耕,傅岩隐於筑。叔夜隐於锻,君平隐於卜。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夫君无所事,扫迹隐於谷。优游以卒岁,燕居常慎独。方寸湛若水,颜状温比玉。白璧无瑕玷,幽兰自芬馥。插架万签书,拥檐千挺竹。时乘昃月过,自伴微云宿。萧然伏腊余,尚不愧此屋。岂曰不愿仕,可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 一作:衷)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只欠退之盘谷序,已成摩诘辋川图。暮年宁复须西子,不用扁舟向五湖。

金甲雷丁出巽宫,丹幢翠节拥灵童。五更飞去雌雄剑,一夜盐池碧水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