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连步接官亭壁

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
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作品评述

黄连步亭的壁上题字,
宋朝时期,
作者是鄱阳妇人。
诗的内容是描写故乡的凄凉景象,一眼望去,一片萧条。作者自身的流离失所,让她叹息虚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却无人能懂她内心的悲愤。作者的忧伤凝聚在她双眼的泪珠,对着暮色下的山峦黯然神伤。

中文译文:

黄连步接官亭壁上,
我的故乡一片萧瑟,
我身流浪,叹息无尽虚空。
我心中的悲愤无人能够说出,
忧伤在我双眼凝聚,面对暮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凄美的笔触写下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身世的苦闷。诗中描述的"黄连步接官亭壁"是一个用来描绘文字、绘画的场景,暗示着诗人曾经有绘画天赋,但由于身世的变迁而无法发挥。故乡的凄凉景象以及作者自身的流离失所,使得她对社交环境的失望和无奈愁绪充满了全诗。盛典光影变换,同时也凸显了时光无情,世事易变的主题。最后,用"双蛾对暮山"这句描写作者眼中泪珠的形象,使诗的意境更加凄美而深远。

整首诗以简洁的句式和锐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和苦闷,集中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和情绪。这种独特的感受和情绪在宋代的女性诗人作品中并不常见,因此增加了这首诗的珍贵性。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意象选择和抒发,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悲凉而又美丽的画面,引发人们对流逝时光和人生苦痛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推荐

堂前九折溪,堂后百仞屏。客来问仁智,相与坐中庭。

趋义古君子,辞荣真丈夫。里门车下泽,子舍骑传呼。霜柏寒逾劲,庭荆老不枯,典刑今已矣,宰木叹群乌。

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正怜日暖云飘路,何处宴回风满衣。门掩长淮心更远,渡连芳草马如飞。茂陵自笑犹多病,空有书斋在翠微。

昨日鸦作巢,今者鸦哺儿。念知三月阑,春物行已稀。晚风飒不收,残红怨余姿。回风起轻寒,拥炉火重吹。灯明夜斋静,目涩临书迟。病齿不饮酒,持杯劝妻儿。岂无儿女心,惆怅桃李蹊。彼昏安目前,丈夫方有思。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字落手四座惊。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世历嬴刘周典尽,经由孙沈古音休。更嗟书法开元坏,不易肩吾字字求。

万里山巅与水涯,春风招看杏园花。几来科第直溷子,此去文章应满家。休学游仙穷越雟,且从知己控褒斜。南楼东望当思我,药裹堆中两鬓华。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遗两仙同校书。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齐房比邻数相说,听公清谈胜饮酒。

浦口舟藏寻丈悭,篙师抱膝朝暮间。逆风来从水府庙,浊浪欲碎小孤山。太白犹高缺蟾堕,长江未尽归鬓斑。短歌聊复怨行路,当有听者凋朱颜。

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送子此酣歌,淮南应落木。

绿杨低映深深院。春风不动珠帘卷。乳燕引雏飞。流苏尽日垂。绮窗开小宴。娅姹莺声啭。一饷不闻声。罗衣香汗轻。

驱欲馀寒碎土牛,田园生计又从头。

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

菸日蔫云乍暑天,倦挹山寺借床眠。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春遇瑶池,长空飞下残英片。素光围练。寒透笙歌院。莫把寿阳,妆信传书箭。掩香面。汉宫寻遍。月里还相见。

恍惚疑如在,缠绵爱未休。明知已仙去,犹欲出神求。

翠盖平遮松柏林,画屏分映两青岑。坐收粳稻三秋色,行踏垂杨一径阴。雨突烟沈人卧稳,风帘花落燕巢深。幸无奇字藏书箧,不惹?轩使者寻。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雨罢山堂宴未休,乌山醉傍晚晴游。隔江云树翻残照,到石风花减客愁。祠殿草荒中使返,姓名苔蚀古人留。空伤往事论今夕,倚杖听莺忆酒俦。

倚竹佳人生意愁,那知情伴夜蝉幽。一山风月龙吟罢,声入江云嫋嫋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