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卧柬方外友

空斋寂寞对青山,桂树丛深好寄攀。
南岳先生勾曲去,东林长老沃洲还。
蜩攒露柳声偏咽,蝶绕晴花影自闲。
疏懒能令相识远,孤云独鹤水潺潺。

作品评述

《林卧柬方外友》是明代施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斋寂寞对青山,
桂树丛深好寄攀。
南岳先生勾曲去,
东林长老沃洲还。
蜩攒露柳声偏咽,
蝶绕晴花影自闲。
疏懒能令相识远,
孤云独鹤水潺潺。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闲逸的心境写出了作者在深山静谧之处的生活情景。诗中描绘了空寂的斋房对着青山,桂树郁郁葱葱,适合攀援。南岳先生已经去了勾漏山,东林长老则返回了沃洲。蜩蝉的鸣叫声和柳树上滴下的露珠交织在一起,蝴蝶在晴朗的花影间飞舞。作者以疏懒的态度让人与他保持距离,他像孤云和独鹤一样,享受着潺潺流水的安详。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描写空斋、青山、桂树、蝴蝶、蜩蝉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作者以林卧、空斋的方式与自然相融,把自己置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中的南岳先生和东林长老可以被理解为对作者的尊敬和称赞。南岳先生代表着勾漏山,是道家的代表性山峰,而东林长老指的是沃洲,是佛家的圣地。这两个人物的出现,使得诗中的环境更加充满了道家和佛家的意境。

诗中还出现了蜩蝉的鸣叫和柳树上的露珠,以及蝴蝶在晴朗花影中的飞舞。这些细腻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的疏懒态度,他希望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享受孤独而自由的状态。孤云和独鹤象征着独立、超脱的精神,水潺潺的声音更加突出了宁静和寂静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绘了作者追求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对独立自由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闲适情怀。

诗词推荐

偷得两泓清,同他猿鸟吃。上下泉边身,上下床上客。相对各相忘,山中小花白。

冰壶凝皓彩,水殿漾轻涟。绣茧夸新巧,萦丝喜续年。

两壁美人虹已收,苍崖纤手藓痕秋。和亲只道能稽古,沉略从来不解羞。汉月明明掌中照,胡尘漠漠指间留。昭君殁後更多恨,弹作琵琶曲未休。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鹿鸣呦呦,命侣兴俦。宴乐嘉宝,既献且醻。献醻有序,休祉无疆。展矣君子,邦家之光。

月娥树上赤花香,羽帐琼楼子夜长。玉兔白蛙身不老,水银一臼结玄霜。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本不远离,身还不见。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修炼

浴罢淡无事,出门随意行。相如知渴减,叔宝觉神清。新月参差影,残蝉断续声。踌蹰遂忘去,风露欲三更。

千妖万态逞妍姿,破国亡家更是谁。匡政必能除苟媚,去邪当断勿狐疑。

三尺寒流数仞冈,两雄曾此话兴亡。汉家事业由天幸,十罪空劳数项王。

祝圣清场初展礼,鸿都向晓彰繁祉。郁郁织枝正后凋,瀼瀼瑞采俄雰委。吉云五色比还疏,况是严冬岁律馀。承以玉杯甘若蜜,凝于翠幄皎如珠。薦宸居,称寿酒,宣太庆兮仰归元首。香馥馥,旆央央,建灵坛兮茂对多祥。天心信与人心会,诞节将临遽沾霈。式昭真荫祚君王,永锡遐龄齐覆

儿童才丱角,兵卫忽森戟。十日不汝见,寻丈出咫尺。隐几观物化,轩奋恣所极。褰裳欲从之,世事有绳墨。

道宫城市胜林塘。松竹满、芰荷香。煮酒出丹房。记相见、匆匆一觞。云萍飘忽,仙凡悬绝,翻手又殊乡。何日漱余芳。看华发、诗人许棠。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贵人识筠笼,驯扰渐可抱。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南陌东阡自在身,耄年喜见岁华新。洛中九老非吾侣,且作山阴十老人。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晓起穷忙作麽生?两中安否问秋英。枯荷倒尽饶渠著,滴损兰花太薄情。

欲言林下趣,思共涧边行。细雨枇杷熟,空江杜若生。离居非远道,向夕自含情。偶此开松酒,分将一榼倾。

胸襟洒落一尘无,晚岁归来足自娱。去国何须怀北地,卜居且喜面东湖。夕阳影里山相映,古木阴中鸟自呼。正好凭栏吟复醉,胡为止酒太拘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