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董纪的《折杨柳》
拼音和注音
dàn shǐ shù duō yīn , guī yā lái zì s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来自: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董纪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原诗
攀折道旁柳,相送道旁人。
行人视无用,弃掷随车尘。
折来既弃掷,赠之有何情。
本不管别离,别离情自生。
三复章台词,再和阳关曲。
旧恨与新愁,几换依依绿。
不如且休折,留与归鸦宿。
但使树多阴,归鸦来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