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俞桂的《偶吟》
拼音和注音
kǔ yín shī yù zhuō , zhuó yì zì yóu 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着意:着力,刻意,精心,仔细。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原诗
降伏吾心法,无如去外魔。苦吟诗愈拙,着意字犹讹。
荏苒青衫旧,消磨白发多。
不才为世弃,徒自咏卷阿。